70歲高齡者也能買連動債、開期貨戶了! 金管會將修法取消「年齡歧視」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金管會今天宣布,將修法放寬「年齡歧視」,目前法規規定銀行對於70歲以上客戶不能推介衍生性金融商品(如連動債),未來將取消此限制,改由銀行自行依投資人的經驗與商品適合度,判定是否推介商品。
銀行銷售取消年齡限制
金管會銀行局主秘王允中表示,取消年齡限制不代表銀行可以隨便賣給高齡族群,拿掉年齡限制後之後,銀行必須以實際情況推薦產品,做好「KYC(Know Your Customer,認識你的客戶)」。
他說,以前用年齡一條線畫下去硬性規定,不管投資人專業或是否有投資經驗,未來改為看實際情形,「不要有年齡歧視,銀行自己判斷、責任更重」,估計5月初上路。
根據金管會統計,目前銀行承作結構商品流通餘額為7117.16億元。今年1月金管會已預告取消信託業高齡投資限制。金管會希望銀行提供結構型商品服務時,評估客戶風險承擔能力及投資適合性,以年齡為單一限制的做法,不能符合不同客戶的實際需求。
證期局取消70歲不得開戶限制
保險局目前對於高齡者並未硬性規定不能銷售特定商品,但也要求KYC,對高齡者需更謹慎評估,需視投資人需求,現在本來就可買,和銀行不一樣,因此不需修法。
證期局表示,目前法令規定70歲客戶不得開期貨帳戶,這部分也會朝取消年齡限制方向修正,期貨交易不再以年齡限制開戶,而是回歸以投資人適合度為考量。
現行規定銀行向一般客戶推介結構型商品時,對70歲以上、教育程度國中畢業以下,或持有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證明的客戶,禁止以當面洽談、電話或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商品推介。
金管會推動壯世代金融
金管會推動壯世代金融行動措施,消除以年齡為劃分標準,避免客戶因年齡無法獲得金融服務的差別待遇,研擬「銀行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內部作業制度及程序管理辦法」第29條之1修正草案,將依行政程序進行法規預告,徵求各方意見。
金管會表示,本次修正主要為鼓勵金融業開發設計滿足各年齡世代金融需求,因此刪除銀行向一般客戶提供結構型商品交易服務的高齡限制,銀行應本於專業,以客戶適合度及商品適合度,作為是否推介結構型商品的依據,營造友善金融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