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鮮每年賣逾3千萬盤鮭魚 可蓋1300座101大樓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即將邁入30週年里程碑,爭鮮每年進口新鮮鮭魚約2500公噸,約佔台灣進口2成,其中門市銷售超過3000萬盤,可堆疊超過1300座101大樓,也是最受歡迎的產品。第2季營收獲利都成長,今年全年展12間新店,目前門市已超過300家。爭鮮鮭魚產品每盤50~150元,若以均價百元估算,爭鮮每年光是鮭魚產品銷售金額每年估上看30億元。

爭鮮去年營收220億元、年增10%,其中台灣市場占比47%,約106億元,在另兩家日系品牌亞洲藏壽司與壽司郎進攻下,爭鮮仍穩佔台灣壽司市場一半的營業額。
爭鮮執行長劉桂照說,其實鮭魚「天天空運、挪威直送」,每週六天將最新鮮的鮭魚帶給消費者已經實施超過20幾年了,一開始「年紀小」,門市沒那麼多,一次叫貨1噸賣不完,先是3天來一次,但這樣缺點是萬一delay就完全沒貨,後來兩天來一次,隨門市變多,改成每週6天空運可以分散貨源,門市賣不完的以批發方式銷售,希望給消費者最新鮮的鮭魚,這也是被逼的。
挪威來的鮭魚送到位於林口的中央工廠用機器殺,否則殺不完。中國市場仍不好做,爭鮮較早進入較好一點。劉桂照表示,爭鮮各地市場多會在地化,香港、新加坡、中國多雇用當地團隊,總部僅提供財務、採購支援,僅剩泰國還有台籍幹部。

各地市場會互相交流學習,比如快手競賽,不過不會完全照抄,以當地方團隊結合市場特色,其他國家未必可以仿效。劉桂照舉例,比如四川成都民眾愛重口味、很少生食,即使沾醬油也覺沒味道,因此研發出「辣壽司」;比如泰國結合當地泰式酸辣醬搭配米皮捲、生菜與鮭魚。
台灣曾想過把泰式酸辣醬也帶給台灣嘗試,但就是無法製造出向當地一模一樣的味道,因為密封罐後特殊香氣會跑掉。
今年8月推出多款升級版鮭魚新作,每盤150元,包括備受老饕推崇、口感最富有層次的鮭魚肚部位,讓消費者在爭鮮也能輕鬆品嚐頂級鮮味。他表示,新口味並非單純為了高單價,而是迎合消費者喜愛鮭魚產品的變化,利用多層次複雜堆疊,滿足客人吃飯先喜歡用手機拍照趨勢。

根據農業部漁業署統計,台灣每年進口3萬噸左右的鮭魚,為所有魚類之冠,因鮭魚在價格、品質及口感表現上都具明顯優勢,爭鮮透過一週六天「天天空運、挪威直送」的高頻次進口,自有標準化物流體系、每日全台門市配送,確保從產地到門市的鮭魚鮮度,提供消費者極致鮮味。
爭鮮看準市場趨勢,今夏再度搶攻鮭魚商機,以經典熱銷鮭魚為靈感打造三款升級新作,讓消費者品嚐高等級鮮味,並推出「新品嚐鮮再送一盤」限時回饋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