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連日「大量致災雨」 雨下到何時?專家:8月這天起恢復盛夏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西南風昨晚(28日)增強為「西南氣流」,暴雨轟炸南部致淹,中央氣象署示警,這波西南氣流影響至明天(30日),但後續至8月初還是西南風環境,仍有局部豪雨機率。專家吳德榮認為,要到下周三(6日)「連日大量降雨的型態改變,恢復為晴朗炎熱的盛夏」。

後續西南風影響
氣象署今指出,西南氣流持續影響到明天,迎風面山區需注意地形作用造成的持續性強降雨、平原及市區也要留意強對流帶來的強降雨。周四(31日)起中南部地區受西南風影響,仍有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

估8/6起多雲到晴午後雨
氣象署說,下周二至周四(8/5~8/7)西南風逐漸減弱,但8/5中南部地區天氣仍然不穩定,水氣偏多,一整天斷斷續續還是有降雨的機率,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也有局部短暫雷陣雨;8/6、8/7各地為多雲到晴的天氣,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吳德榮:中南部連日「大量致災雨」
中央大學大氣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撰文指出,最新(28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日至下週一(29至4日)季風環流的「西南季風」進入台灣附近,迎風面中南部為「連日多雨」的型態,伴隨大量致災雨;大氣不穩定,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午後影響的範圍擴大,其中並有小範圍「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發生的機率,應注意防範;背風面東半部影響較小,偶有局部短暫降雨,未降雨時、天氣悶熱。
8/6日回到朗炎熱的盛夏
吳德榮說,最新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下週三(6日)太平洋高壓增強,「西南季風」減弱、北移,連日大量降雨的型態改變,恢復為晴朗炎熱的盛夏。

什麼是「西南氣流」?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經營的氣象粉專「林老師氣象站」解釋,「西南氣流」顧名思義,風向多為西南風(約210°~240°)為主,由於其常伴隨著持續性的豐沛水氣,也易肇致局部地區顯著的累積降雨。通常在低層(約1500公尺高度)的風速必須大於25kts,所在範圍也必須要求要大於1000至2000公里,且持續時間至少要3至5天或以上。
林得恩說,根據今晨歐洲EC-AIFS數值模式模擬結果顯示,目前評估,降雨短時間還不會停止,至8/1日前,都是劇烈降雨的高風險時期,籲注意加強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