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今年類鼻疽風險特高!男子敗血休克 颱風季病例數恐超越去年

生活 醫藥
2025/07/29 15:20
林芳如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加上西南氣流造成中南部多處淹水,上周新增4例類鼻疽病例,其中1名60多歲男疑吸入性感染,敗血性休克在加護病房搶救一周,今日轉入一般病房。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示警,今年累計本土32例類鼻疽為23年同期新高,今年風險特別高,不排除颱風季累積病例數超越去年。

衛福部長邱泰源籲請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落實「裝備要齊全、飲食要注意、清除孳生源」防疫三步驟。林芳如攝 zoomin
衛福部長邱泰源籲請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落實「裝備要齊全、飲食要注意、清除孳生源」防疫三步驟。林芳如攝

上周國內新增4例類鼻疽病例(高雄3例、台南1例,50多歲至80多歲均為男性),沒有死亡。羅一鈞說明病情較嚴重的台南個案是6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跟心血管疾病,7月13日開始發燒、胸悶,持續5天後到醫院急診,在急診留觀5天,血液培養檢驗出類鼻疽,7月22日病況惡化,因敗血性休克收治加護病房,給予抗生素治療,今日病況改善預計轉到一般病房。

台南個案經疫調,沒有污水和污泥接觸史,雖然颱風前有到住家周圍巡視,不過那時候沒有颱風雨,颱風期間沒有特別外出,研判是吸入性感染,不是接觸污泥、污水造成。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丹娜絲颱風過後2周累積10例類鼻疽病例2例(含2死),分布為高雄9例、台南1例,沒有超越去年凱米颱風後2周累積30多例。不過今年累計本土32例類鼻疽為23年同期新高,所以今年的類鼻疽風險特別高,不排除整個颱風季累積病例數超過去年。

今年累計本土32例類鼻疽,分別為高雄25例、台中4例、台南2例、屏東1例,其中2例死亡(均為丹娜絲颱風後高雄個案),羅一鈞提醒民眾和醫師未來一個月特別注意類鼻疽相關症狀。

疾管署署長莊人祥提醒,丹娜絲颱風後尚無鉤端螺旋體案例,民眾清理環境應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等,避免被生鏽器物刺傷或割傷。林芳如攝 zoomin
疾管署署長莊人祥提醒,丹娜絲颱風後尚無鉤端螺旋體案例,民眾清理環境應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等,避免被生鏽器物刺傷或割傷。林芳如攝

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今日親自召開記者會,表示近期大量降雨導致多處積水或淹水,民眾易因接觸污水、污泥或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造成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腸道傳染病及登革熱等傳染病疫情,籲請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落實「裝備要齊全、飲食要注意、清除孳生源」防疫三步驟。

疾管署署長莊人祥進一步說明,丹娜絲颱風後已累計10例類鼻疽個案,尚無鉤端螺旋體案例,提醒民眾進行環境清理應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等,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雨後一定要主動巡檢居家內外環境,落實「巡、倒、清、刷」,澈底清除孳生源,才能預防登革熱。

此外,污水入侵地區務必徹底清潔消毒蓄水池、飲用水需煮沸或飲用市售瓶裝水,泡水或解凍過久食物切勿食用。居家可用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擦拭;遭污染廚餐具應煮沸或用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並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再使用,減少腹瀉情形發生。

颱風後防疫。疾管署提供 zoomin
颱風後防疫。疾管署提供

莊人類指出,鼻疽桿菌存在於土壤、水池、積水環境中,常見為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污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而感染,颱風過後因泥土受到翻攪,讓原本存在於深層土壤的類鼻疽桿菌,跑到土壤表層,常為吸入性感染。

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的人,感染類鼻疽後重症機率較高。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有上述慢性病的民眾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類鼻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