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S猝逝|親友悲痛受創!別說「要堅強」 醫師建議這樣做

社會 法庭
2025/02/04 17:00
丁牧群 文章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藝人大S徐熙媛因流感併發肺炎,春節期間在日本猝逝,徐媽媽透過製作人王偉忠發聲明,透露全家過度傷心,請大家多給他們一點時間。對此,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當至親突然去世時,親友往往會經歷極大的情感衝擊,這種突如其來的失落不僅帶來悲痛,還可能引發長期心理創傷,建議周遭的人傾聽與陪伴家屬,但不須強迫「放下」,避免說「你要堅強」「時間會沖淡一切」,這些話可能讓他們感到壓力。

分享 連結 下載App
大S徐熙媛(右二)猝逝,至親悲痛不已。翻攝小S徐熙娣臉書 zoomin
大S徐熙媛(右二)猝逝,至親悲痛不已。翻攝小S徐熙娣臉書

至親猝死 家屬5階段心理反應

楊聰財表示,至親猝死可能會讓家屬經歷以下心理反應:

1. 震驚與否認(Shock & Denial)

‧ 由於死亡來得太突然,家屬可能難以接受這個事實,會反覆確認消息的真實性,甚至產生短暫的解離(如覺得這一切像是一場夢)。

‧ 此時的心理支持應以陪伴與耐心為主,避免過度勸說「要堅強」。

2. 憤怒(Anger)

‧ 家屬可能會對逝者、自己、醫療人員、甚至宗教或上天產生憤怒:「為什麼是他?」「如果我當時能多做點什麼……」

‧ 重要的是傾聽他們的情緒,不要急於指責或試圖「合理化」這種憤怒。

3. 內疚與自責(Guilt)

‧ 「我是不是沒有好好關心他?」「如果當時我能做得更好……」

‧ 這種情緒可能導致家屬陷入無法原諒自己的循環,因此應鼓勵他們逐漸接受現實,明白無法預知或控制一切。

4. 憂鬱與絕望(Depression & Despair)

‧ 可能出現失眠、食慾不振、社交退縮、生活無望等症狀。

‧ 對於這一階段的家屬,應特別關注是否出現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如長期抑鬱或自殺念頭。

5. 接受與調適(Acceptance & Adaptation)

‧ 家屬逐漸接受至親已經離世的現實,開始建立新的生活模式,並以不同方式懷念逝者。

‧ 這需要時間,每個人的速度不同,不能強迫他們「走出悲傷」。

大S徐熙媛生前與家人開心合影。翻攝具俊曄IG zoomin
大S徐熙媛生前與家人開心合影。翻攝具俊曄IG

心理支持5要點

至於心理支持的方式,包括:

1. 提供情緒支持

‧ 傾聽與陪伴:家屬可能需要重複談論逝者的事,這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方式。

‧ 不強迫「放下」:避免說「你要堅強」「時間會沖淡一切」,這些話可能讓他們感到壓力。

2. 協助處理哀傷

‧ 鼓勵表達情緒:允許哭泣、憤怒、甚至責怪,這些情緒都是哀傷過程的一部分。

‧ 建立紀念儀式:寫信給逝者、種植紀念樹、製作相冊等方式,幫助家屬以健康的方式懷念。

3. 減少創傷反應

‧ 避免過度回想猝死的場景:突然離世的親人可能讓家屬陷入創傷性回憶,如死亡當下的情境、醫療急救過程等,可透過心理治療(如EMDR眼動減敏)減少創傷影響。

‧ 調整生活節奏:幫助家屬維持基本的日常作息,減少無助感。

4. 提供實際支持

‧ 處理後事與法律程序:許多家屬在悲傷時期無法處理後事,可協助安排葬禮、保險、法律問題等事宜。

‧ 協助財務管理:若逝者是家庭經濟支柱,家屬可能面臨經濟壓力,應引導尋求社會資源。

5. 心理治療與專業協助

‧ 悲傷諮商(Grief Counseling):專業心理師可幫助家屬理解並調適自己的悲傷情緒。

‧ 支持團體(Support Group):參與失親者支持小組,與有相同經歷的人交流,減少孤立感。

‧ 長期心理健康關懷:如果家屬出現長期哀傷障礙(如超過一年仍無法接受逝者離去,影響正常生活),應考慮專業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

廣告

鼓勵孩子畫畫、寫日記抒發情緒

此外,楊聰財指出,對於兒童與青少年而言,可能無法真正理解死亡的意義,需要透過故事、繪本或簡單的方式解釋,讓孩子知道表達悲傷是可以的,並鼓勵他們用畫畫、寫日記等方式來抒發情緒。

老年人失去子女可能產生強烈的孤獨與無助感,需要更多的陪伴與社會支持,親友應幫助他們建立新的生活目標,如參與社交活動、照顧孫輩等。

而配偶失去伴侶後,可能會面臨極大的生活變化,如經濟壓力、居住安排、社交孤立等,應鼓勵他們參與社交活動、尋找新的生活意義,如參加志工、宗教團體等。

楊聰財強調,每個人的悲傷時間不同,不能催促家屬「快點走出來」,有些人在一年內逐漸恢復,但也有人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調適,重要的是提供穩定的陪伴與支持,讓家屬在安全的環境下走過這段歷程,最重要的是,不要讓悲傷的家屬獨自面對,而是給予理解、陪伴與持續的關心。

相關新聞

大S猝逝|御用律師賴芳玉泣不成聲 盼她入夢喊聲「姐,我回來了」

大S猝逝|醫揭流感引發敗血症原因!泡湯恐加重病情? 醫師這樣說 

流感疫苗施打量創新高!新北3萬劑這裡打 台北、台中、高雄存量一次看

大S猝逝|遺體日本火化骨灰怎回台?殯葬業者這樣說 須備這2物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知新聞年度報導
# 徐熙媛 #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