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連假9天快結束! 精神科女醫教你4招收心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春節連假進入尾聲,下週一(2/3)就要正常上班了,您是否感到焦慮緊張、情緒起伏大,伴隨身體各種不適、注意力下降、社交行為退縮等情形?若上述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可能出現收假症候群的狀況。《知新聞》邀請恩主公醫院精神科主任蔡芳茹醫師,教讀者收心4招。
收心第一招:保持或回復作息
蔡芳茹表示,民眾遇到連續假期時,常會晚睡晚起,或晚上熬夜不睡、白天睡。建議民眾放假時盡量維持跟上班或上學時,相同睡眠或起床的時間,保持正常作息。如果休假期間習慣晚睡晚起,快到假期尾聲,就可以把入睡時間漸漸往前調整,例如每天早睡1小時,逐日回復平日作息。
收心第二招:正面思考
部分民眾在連假後恐面對更多工作量及壓力,學生則是面臨考試或更艱深的課業。蔡芳茹建議,收假前可以正面思考工作或學業的意義,找到放鬆方式,賦予自己生活的意義和能量。
廣告
收心第三招:少量多次接觸工作或學業內容
蔡芳茹指出,有的人面對開工或開學時,壓力大到會緊張焦慮失眠,建議放假期間可以少量多次保持接觸工作或學業內容,保持平日就在做的事。以她自身為例,本身是精神科醫師,放假時會閱讀心理學書籍,或看、聽相關電影或廣播;若是學生則可考慮每天至少複習或接觸學業1小時,以免開學難進入學習狀況。
收心第四招:找些新鮮有趣的小確幸
第4招就是找些新鮮有趣的小確幸 。蔡芳茹表示,放假時可以嘗試平日想做但沒時間或體力做的活動,例如:約好久不見的親友聚餐聚會、去趟小旅行或長時間運動。
蔡芳茹表示,收假症候群並非正式精神醫學診斷,但被認為是存在的。建議收假後,回歸上班或上學的節奏,練習深呼吸放鬆自己,或下班後有段散步放鬆時間,區隔上班(學)和下班(學)的節奏,睡前避免聲光刺激 ,不要使用手機。
推薦新聞2025蛇年開運靠2色!蔡上機教風水秘招 想升官求職招財快照做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