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崔璀璨揣摩台語轉音 傳遞語言重量訴思父情
金曲獎有陳以恆喊「把台語講回來」,太平洋彼岸有內布拉斯加州人崔璀璨在小鎮教阿公和阿嬤哼「無字的情批」,揣摩道地唱腔令人共感起了雞皮疙瘩。她周日(7/6)在費城講述台語的重量,這番對台語的共鳴,也有著對已故父親的思念。

外國人愛上台灣的故事幾乎年年有,崔璀璨(Tristan H.)同樣屬於意外來台的那一掛。目的地原本是日本的她,對台灣的認識來自於商標上的Made in Taiwan。
在查了「台灣在哪裡」、「台灣安全嗎」及「台灣人說什麼語言」後,17歲的崔璀璨決定來台當交換學生,學期滿了返國後又再來台,一轉眼待了快十年,更因翻唱歌手黃乙玲的歌曲成了百萬點閱的Youtuber。
她7月6日以台語為題,成為第54屆美東台灣人夏令會的壓軸講者之一。她帶台僑回溯過去禁說方言政策下,說台語被要求掛狗牌、罰錢等過往,以及舉出戲劇中正派人物多講「國語」,反派則講台語等實例,讓新世代台美人更能具象化台語被打壓的時代。
她強調台語是有完整書寫系統的語言,主要以在來字、Peh-ōe-jī(簡寫為POJ)及漢羅等系統為主,而台灣第一份報紙即是以POJ書寫。

崔璀璨不把自己當台語世界的局外人。她指出,每14天就會有一種語言死去。到了2100年,全球7000個語言可能去半,語言承載的知識、歷史、文化也不復存。如今會講台語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她憂心未來10年、20年至30年,台語不知還能不能存續。
1個小時的演說,崔璀璨分享對台語的考古及田野調查結果,教材豐富到幾乎完全壓縮問答時間,而這份對台語的強烈共鳴,來自唱KTV時入了黃乙玲歌曲的坑,從此愛聽愛唱,翻唱後發現台灣觀眾非常喜歡,讓她越唱越投入,也在揣摩歌詞意境時了解台語的脈絡及台灣的歷史。
崔璀璨更砸錢拍攝翻唱台語歌曲的精緻音樂錄影帶,背後動力是熱愛創作,拍有質感的台語歌影片讓她非常有成就感,同時台語是百分百值得善待的優雅語言,不應被「廉價化」。
情感上,台語歌則有著崔璀璨對已故父親的思念。
崔璀璨的台語歌手夢開跑後,父親給予無限的支持。她回憶,父親拿了手機跑去跟鄰居分享女兒唱歌畫面,去超市也要人家聽,十分以女兒為傲。崔爸前後飛來台灣3次陪女兒,還嚷著要退休後搬來台與崔璀璨生活。
不料大疫之年,空軍現役、健檢幾乎無紅字的崔爸在57歲不敵病情過世。人在台灣的崔璀璨回不去家鄉送父親最後一程,成為難以癒合的痛。往後唱江蕙的「落雨聲」時,尤其難受。
「落雨聲」是這樣唱的,「世間有阿母惜的囝仔尚好命,出社會走闖塊甲人拚輸贏,為著啥家己嘸知影」。

「其實我一直都不讓我爸爸來聽、看我的演出,因為我覺得萬一唱錯或是什麼,會覺得很尷尬。我不喜歡我認識的人在觀眾那邊。那如果(他)現在在的話,我就會邀請他看一場」,崔璀璨說。
崔璀璨這堂爆滿的台語課是美東台灣人夏令會閉幕日的重點活動之一。夏令會聚焦傳承,每年邀請台灣百工百業人士演說,今年除了崔璀璨外,陣容還包括熱血醫師楊斯棓談「熟似、交陪、盤撋」。(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