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難救援辨認身份有難度 航港局8/4起實施登船實名制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若船舶在海上遇事故,旅客身份確認有困難,為完善乘客搭船權益,航港局宣布,8/4起正式實施客船登船實名制,請民眾乘船一定要攜帶身分證件,如未攜帶證件,需配合航商採行的替代身分確認機制,如出示本人證件之照片等,並須填具切結書後方得登船,但可能影響登船時間。

航港局局長葉協隆表示,為確保客船航行安全並保障乘客生命財產,經滾動檢討後完成本次修法,針對客船搭船實名制部分,設有3個月實施緩衝期,將自8/4正式上路。
主因是,船舶在海上發生事故時,緊急應變、人員救援及身分確認等作業較陸上更具挑戰性,為提升應變時效,明定國內客船航商須於乘客登船前進行身分核對,產製正確乘客名冊後上傳。此項措施將有助於事故發生時迅速掌握乘客身分資訊,提升搜救效率。
如當日未攜帶證件,請配合航商採行之替代身分確認機制,如出示本人證件之照片等,並須填具切結書後方得登船,惟相關程序可能影響登船時間,仍請注意攜帶及出示身分證件,以共同攜手打造更安全、便捷的海運旅遊環境。
航港局指出,為因應實名制政策推動所需,先前已於旅遊旺季航線密集的「東琉線」進行試辦,結合便捷科技工具,有效蒐集即時、完整且正確的乘客名冊,以驗證政策的可行性。
航港局船舶組科長黃宇欣進一步說明,客船實名制政策推行一段時間,且疫情期間民眾也有養成帶證件習慣,現在進一步落實登船時身份核對。
黃宇欣表示,過去購票時沒有規定一定要看身分證,如網路購票就是自行輸入身份資訊,且取票處非管制區,在涉及票種優惠情況下,會有民眾將票轉售,導致非本人上船,因此8/4起針對登船也會做核對。
黃宇欣說,雖然登船時人員是看一下的狀況,但像是年齡差異大、性別不同等太明顯的差異會抓,要請旅客核實去更正購買資訊,過去就有鄉民將優惠票轉賣,航商就會扣點或鎖卡等。
黃宇欣強調,這次主要是針對業者要去進行實名制,如果沒有管制好,可依船舶法開罰6千到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