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 6月起提供海象資料!有助預報颱風、豪大雨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去年10月台灣第一顆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發射升空,預計下個月可開始提供海面風速、海面浪高等氣象資料,填補相當不足的海面氣象觀測資料,提供對颱風、豪大雨等劇烈天氣的預報。回顧我國氣象衛星的發展,福爾摩沙衛星三號運轉14年,對氣象預報貢獻傑出,福衛七號接棒後提供更多出3倍到4倍的資料量,增加氣象預報準確度,最新的「獵風者」則是能補足福衛七號不足的資料。
獵風者補上海面氣象觀測缺口
台灣用於氣象的人造衛星,已經有福衛三號、福衛七號,以及最新的「獵風者」,中央氣象署及國家太空中心今(9)日就氣象及太空的監測資料、專業技術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提高氣象預報準確度、協助太空任務執行。
「獵風者」是國家太空中心自行設計、製造的人造衛星,重量約250公斤,去年10月在法屬圭亞那發射升空。「獵風者」可在低地球軌道上,蒐集由地表反射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訊號,提供海面浪高、風速等資料,有助掌握颱風等天氣變化。
對於「獵風者」升空後的運作情況,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運作非常順利,但花了幾個月時間,進行資料校正、確認等工作,預計下個月可開始提供海面風速等觀測資料,可應用增加氣象預報的準確度。
至於「獵風者」可以帶來哪些效益,氣象署署長程家平說明,海面上的氣象觀測資料非常缺乏,「獵風者」提供海面浪高、風速的資料,能使得氣象預報更準確,尤其颱風、豪大雨等影響較劇烈的天氣變化,都非常有幫助。
福衛三號運轉14年才功成身退
全球最大的商業火箭發射服務公司SpaceX有以低軌道衛星群提供網路服務的「星鏈」(Starlink),台灣在人造衛星的表現也不遑多讓,尤其台灣常受颱風等劇烈天氣的影響,氣象衛星的發展更顯重要。
回顧台灣的氣象衛星進展,2006年4月福衛三號升空,是全世界第一個氣象衛星星系,由6顆低軌道微衛星組成,福衛三號提供的天氣資料包含溫度、濕度、大氣壓力、電離層電子密度等。
根據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的分析,福衛三號提供的天氣資料僅佔天氣預報使用資料的2%到3%,卻對減少預報誤差的貢獻度達到10%,貢獻度排名前五名,顯見福衛三號的卓越表現。
福衛三號還被讚譽是「太空中最精準的溫度計」,原先預估壽命5年,最後運轉了14年,直到電力逐漸衰退、僅剩下一顆衛星能產出氣象資料,才在2020年5月正式結束運作。
福衛七號接棒每天提供近萬筆資料
接棒福衛三號的氣象衛星是福衛七號,在2019年6月發射升空,整個星系包含6顆衛星,任務是提供大氣層壓力、溫度、濕度以及電離層的電子濃度等。
福衛七號繞行地球一圈約97分鐘,國家太空中心衛星操控組組長陳坤林表示,目前福衛七號每天產製近5500筆大氣資料和4000筆電離層資料。
太空中心也說明,福衛七號在台灣附近的資料量,是福衛三號的3倍到4倍,可提升台灣氣象預報的準確度。
最新的「獵風者」衛星特色是8成以上由台灣自主研發製作,功能是提供海面上的風速、浪高資訊,補足福衛七號無法得知的資訊,可運用於颱風強度、路徑的預測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