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美中關稅戰火歹戲拖棚 專家曝「2D投資戰術」戰勝恐慌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關稅角力引發全球市場震盪,中租基金平台總經理蘇皓毅認為金融市場目前由政治角力主導,經濟數據影響力反顯次要,許多投資人忽視美國經濟硬數據仍維持韌性。Factset分析師預估標普今年第一季EPS成長率仍有7.2%,但須留意公司管理階層向分析師提供的財測可能偏保守。惟美股本益比已下修,中美雙方關稅已調升至高位,再調高已無太多實質意義,甚至在時間壓力下,川普總統對關稅政策似有些微讓步跡象,金融市場反映已不如美方調升中國進口關稅至145%時的恐慌。

蘇皓毅認為,人為的干預使「技術分析支撐點」不牢靠。善變的川普哲學令「貿易談判進度」難以成為可靠進場指標。蘇皓毅表示,其於年初即提醒,今年的投資主軸不同於前兩年的右側交易價格動能策略,投資人可多運用中租基金平台推出多樣化的左側交易「抄底投」扣款機制,分批低檔布局。
對比歷史打比方,認為川普目前採取的正是現代版戰國策「遠交近攻」策略。先設立高談判起點為後續預留空間、各國逐一談判而非一次性多邊談判、用單一國家讓步範例對其他國家施壓利誘。
美版的遠交近攻不以地理位置決定,而是以貿易與軍事依賴度決定,典型的欺軟怕硬手段,再逐一達成談判目標。此舉有能力反擊的主要是內需市場夠大的經濟體如:中國、歐盟與加拿大,中國以時間換取空間,並爭取「非美」國家支持。不得不讓步的則是沒有太多經濟實力大量採購美國商品,或在出口、軍事上依賴美國的國家。
白宮的想法可能是先完成關稅談判,爭取財源,之後才好推動企業減稅。隨著2026年11月期中選舉壓力逼近,川普勢必要在明年年中前達成關稅談判與推動企業減稅法案雙目標,今年上半年股市註定波動加劇。
蘇皓毅表示,觀察美國非農就業、企業破產家數等較不會受到提前消費或下單扭曲的硬數據,認為經濟衰退並非目前基本情境,建議可分散投資「非美」標的,如全球型、平衡型基金,先控制向下風險,進而分批扣款,掌握資產增長契機。
推估聯準會想法是上半年先觀察關稅對物價影響,下半年則可能視經濟強度與物價壓力,決定是否降息。面對複雜局勢,蘇皓毅提出適合當下投資環境的2D戰術「時間+幅度」:先規劃扣款期間為6至12個月,再設計每次向下扣款幅度及停利幅度。並強調在事件導向空頭中,多為下跌或反彈極為猛的型態,不依賴技術面出現止跌訊號再去追逐反彈,因為不易掌握,而是分批布局更為重要。
針對債市投資,可留意利率政策。聯準會主席鮑爾四月中談話顯示 : 川普關稅政策規模超出預期,聯準會擔心未來可能面臨雙重目標衝突,但目前不急於調整利率,待貿易政策的影響變得更明朗再做決定。
市場情緒因川普反覆言論,CEO信心下降,導致公司債信用利差擴大。蘇皓毅建議以息收為主者,在經濟未衰退的前提下,仍可繼續持有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每跌5%可適度加碼。惟須留意衰退風險若持續上升,則需考慮減低部位。短期內,投資等級債券雖配息稍低於非投資等級債券,但在川普執政期間可作為降波動的主要配置。或投資人亦可考慮持有複合債基金,同時達到分散債種、信評與國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