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金融時報》曝台幣近期暴升原因 台灣央行進退兩難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台幣匯率昨天一度暴升超過1元,創下單日最大升幅,央行昨天發聲明指出,主要是美國與主要貿易對手國進行關稅協商時,可能要求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導致國內匯市存在新台幣升值的預期心理,金融時報專欄則指出,台幣近期走勢暴升,可能是壽險公司急忙對沖美元曝險所致,下周匯市是否會持續拉升,值得關注。

台灣壽險業對美元缺乏嚴謹避險
對於近期台幣狂升,英國《金融時報》專欄FT Alphaville報導, 台灣壽險公司有高達1.7兆美元的海外資產,其中多數為美國公債,不過,台灣壽險公司的外幣曝險不斷擴大,對於美元未採取較嚴謹的避險,已對沖風險,因而在台幣計價負債與美元計價資產間出現巨大錯配(mismatch)。
FT Alphaville強調,這樣的情形在亞洲多國曾出現過,差別在於規模,台灣的敞口規模遠高於日本,且因台灣金融帳高度管制,除非允許壽險公司向央行大舉借款,否則這個問題無法緩解。
也就是說,台灣壽險產業把自身的償付能力押注在「台灣央行能有效避免台幣大幅升值。」金融時報專欄推測,近期台幣強升可能是壽險公司急於進行避險所致,報導指出,這波壓力也蔓延到南韓,韓元也出現類似急升走勢,預料應該也是部分壽險公司因為美元避險成本高,改用韓元當作替代避險工具。
央行過度干預恐被列入匯率操縱國名單
當各國面對本國貨幣強勢升值時,央行可以無限量印製本國貨幣,以壓抑過於激烈的走勢,只是台灣央行目前卻是進退兩難,為避免過度干預,可能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匯率操縱國」黑名單。加上川普祭出對等關稅,目前正與各國協商中,正處於敏感時期,台灣在軍事防衛上更依賴美國,央行更不願在這時候有干預匯率動作,恐激怒華府。能力(加上主管機關的默許)押在一個假設上:台灣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