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才法案通過穩定幣法案 董瑞斌點出對消費者不公平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 美國川普通過《GENIUS Act》(天才法案)穩定幣法案,兆豐金董事長董瑞斌深入分析指出,穩定幣對消費者來說「不是好產品、不友善、沒吸引力、沒有價值,對消費者不公平」。一不方便,二是吃定人家、佔人家便宜,解決痛點也沒有特別好。

台灣悠遊卡就是這概念 沒什麼了不起
銀行帳戶還有利息收入,穩定幣沒有利息,消費者若想換回現金,別家銀行是否會收?或是要多加手續費。穩定幣聽起來很炫,其實台灣20年前就有此概念,「沒什麼了不起」,就是票證悠遊卡,不同只是不能跨境,也不能上網,民眾不會儲值很多錢在裡面。「所有條件都對你不利,不會想用,只有對發行公司有利」。
董瑞斌指出,天才法案通過穩定幣重點:1.只能做交易或是結清債權債務,只是計價工具,不能是投資的標的。2.不付利息。3.以現金、短天期國庫券(3個月以內)等約當現金100%專案儲備,且必須按月公布。4. 發行機構需取得監理機關特許。
穩定幣要求的儲備資產非長天期債券,而是短天期國庫券,仍很難解決美國財政雙赤字問題。

只對發行者有利 使用受限還沒利息
穩定幣雖被視為可支撐美國短天期國債的潛在工具,對發行機關可能有利基,坐享高達國庫券4%收益,卻不需支付使用者利息,對消費者不公平。「對發行機構是好生意,對消費者不見得有利。」
他也提醒,美國穩定幣如泰達幣等雖已存在5、6年以上,但風險仍大,有的發行者破產、被罰,不是都很穩當。而且穩定幣穩定限於境內,跨境有匯率波動不可能穩定。
所有支付方式如信用卡、銀行、ATM在台灣都很普遍,「沒有穩定幣的生存空間」。信用卡1個月之後才付款,穩定幣要先儲值,缺乏誘因。此外,用途也受限,比如想用穩定付房租,房東不願收,只收現金,房客必須先把穩定幣拿去銀行換成現金,使用場域受限。
台灣刷卡更方便 穩定幣沒誘因
台灣光是7-11超商超過7千間,怎麼跟他們競爭?刷信用卡還可1個月延遲付款,沒必要用穩定幣轉來轉去。
他舉例假設大型企業如好市多想做,消費者刷聯名卡就好,為何要再用一個東西,在銀行轉來轉去。百貨公司若逼你用,消費者可能就去別家買。除非給高回饋,但能持續多久?
穩定幣有跨境支付優勢?董瑞斌說,大企業、大金額更不會用穩定幣,跨境匯款沒有特別優惠,完全不給利息,還會損失利息成本,不如以傳統匯兌SWIFT,國內外最多就是3000元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