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拆「公館圓環」更塞?下班尖峰時段暴增70秒 議員籲提對比方案

政治 首都風雲
2025/08/07 13:07
許皓婷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3月宣布將拆除公館圓環、填平車行地下道,盼降低肇事率並提升整體交通安全,但台北市議員王欣儀指出,模擬後數據下班時段延滯暴增到194秒,多出快70秒,恐讓通勤族更崩潰,她呼籲,市府若欲推動涉及通勤動線的重大工程,應針對「現況圓環優化方案」進行科學模擬與完整評估,提出「拆除與否」的對比方案。

蔣萬安3月拍板拆除「公館圓環」。蔣萬安臉書 zoomin
蔣萬安3月拍板拆除「公館圓環」。蔣萬安臉書

王欣儀7日揭露,根據交通管制工程處提供去年圓環現況數據,以及今年規劃改「正交路口+填平車行地下道」後的模擬結果,雖早上尖峰時段延滯從127.2秒降低到101.3秒,但晚上下班時段延滯卻從124.4秒暴增到194秒,硬生生多出快70秒,恐讓通勤族更崩潰。

現今公館圓環為封閉型圍牆、內部設有不少遮蔽物,造成駕駛人於進出圓環內側車道時難以及時掌握視線死角的車輛動向,壓縮判斷與反應時間,或許也是造成潛在事故風險的可能原因,王欣儀建議,市府應請專業顧問、專家學者討論,必需要有「改善現行圓環方案」來與拆除圓環、封閉地下道做對比。

王欣儀指出,從「圓環視線通透化」下手,讓駕駛在圓環中能更清楚看到周邊車流,再搭配標誌標線調整、路型優化與行車動線引導等方案再次進行模擬,以期達到改善安全、提升行車效率的雙贏結果。

王欣儀提及,文山區捷運南環段工程年底將動工,木柵路路寬將大幅縮減,公館圓環也要拆除,兩邊同時動工勢必影響整體通勤效率,車流極可能導入羅斯福路,卻未見市府正視此即將面臨的困境,盤點工期協調、交通分流與施工配套,都應納入評估規劃。

王欣儀強調,必須有「拆除與否」的對比方案,及納入捷運南環段施工的黑暗期問題考量,若市府最後仍認為拆除圓環是最佳解決方案,應說明數據,將評估過程攤在陽光下,清楚說明每項政策取捨與因應對策。

拆除公館圓環應評估!王欣儀:必須有對比方案。王欣儀辦公室提供 zoomin
拆除公館圓環應評估!王欣儀:必須有對比方案。王欣儀辦公室提供

對此,台北市交工處處長張建華表示,車流模擬有再精進一些管制的方法,所以晨峰有比以前好,但是下午尖峰時段,北往南的方向,左轉車跟直行車量都很大,車道數不夠分配,因為只有分配兩個左轉車道,剩下兩線的直行車道,所以直行車壅塞。

張建華說明,屆時實際實施,會分配機動性調整車道,利用牌面的設置開放第二車道,可以直行、也可以左轉,就可紓解直行車實際運作的情形,所以會比模擬的情況好,另外安全部分,也有透過數字檢驗驗證,改成正交路口會比原來好,改善肇事率可達到63%。

針對議員呼籲提出對比方案,張建華表示,會以現況的實際調查資料,對比模擬的KPI檢驗數字。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公館圓環 # 台北市交通局 # 王欣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