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金管會歲末送禮 全面開放私人銀行業務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為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允諾年底前開放私人銀行業務,今日親自現身例行記者會,除了宣布數位保險公司設立門檻大降,也給銀行兩大利多,一是放寬銀行發行結構型金融債銷售對象,同時放寬未來所有銀行都可申請高資產財管2.0業務。銀行局局長莊琇媛證實,除現有12家銀行外,另有5家申請中。

依原先規定只有21家銀行符合申請的規模門檻,金管會審核通過的12家銀行已辦理資產管理2.0,符合規模有2家正在申請中,外銀與本國銀各1家,刪除管理資產的規模條件後,至少有5家來申請。
莊琇媛說明,第一放寬銀行發行結構型金融債券的銷售對象,從資產1億元或3千萬美金,放寬到專業法人與自然人,門檻降至3千萬元台幣,希望更多富豪把錢留在國內私人銀行。先前有2、3家銀行反映受規模限制,不能申請高資產理財業務服務客戶,未來可申請。
第二是放寬銀行申請高資產業務資格條件,為鼓勵銀行參與高資產業務,擴大財富管理業務發展,滿足客戶需求,刪除銀行辦理高資產理財服務的管理資產規模條件。
這次也刪除銀行申請續辦高資產業務時,應說明引資攬才所定相關承諾事項內容的執行情形,及增訂銀行辦理高資產客戶適用的各項金融商品或服務,另由金管會核定之,以落實業務分級化管理。
廣告
莊琇媛說,雖然刪除銀行辦理高資產理財服務的管理資產規模申請門檻,但銀行仍應符合財務健全性、守法性、內控及風險管理有效性,經營業務能力及資源投入等其他資格條件。
審核時仍會將管理資產規模列為考量項目,並將視銀行業務發展情形,採業務分階段放寬,例如初期先核准部分高資產業務項目,視銀行高資產業務發展狀況,再逐步放寬新增業務。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