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覺台企業對減碳轉觀望 賴清德:滾動調整定做產業後盾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時表示,國際供應鏈的減碳需求持續擴大,近來美國政府提出新的關稅政策,對台灣的產業帶來許許多多挑戰,許多產業因為經營的不確定性提高,民間對減碳、ESG轉趨觀望,賴指出,行政團隊積極審時度勢,滾動式調整策略,一定會做產業的後盾。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舉行第4次會議,由環境部、金管會分別報告「因應變局,掌握綠色轉型契機」,以及「綠色及轉型金融:台灣淨零的助力」,賴清德致詞提到,前天是「世界地球日」,他在相同的場地跟環保團體朋友見面交流,非常感謝這些先進、夥伴們為了守護台灣這塊土地的努力與貢獻。

賴清德說,在全球氣候變遷、國際貿易格局重塑的浪潮中,極端氣候災害在全球不斷發生,國際供應鏈的減碳需求也持續擴大,美國政府提出新的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帶來許許多多挑戰,政府注意到,許多產業因為經營的不確定性提高,對減碳、ESG轉趨觀望;對此,行政團隊已經積極審時度勢,滾動式地調整策略,一定會做產業的後盾。
賴表示,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綠色轉型與永續發展是國家長遠繁榮的基石,必須堅持具有韌性與前瞻性的策略來推動國內產業低碳轉型與永續發展,打造完整的綠色供應鏈,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也強化國力。
他強調,政府會和民間攜手合作,化危機為轉機,積極面對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的挑戰,讓台灣的經濟繼續轉型、進步。

賴清德指出,政府會穩健執行「碳定價」體系,接軌國際制度,避免高碳產業遭受國外關稅懲罰,以保障外銷的競爭優勢;也會審慎規劃台版CBAM,維持國內合理公平的競爭條件。政府會協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碳盤查、ESG揭露等減碳工具,逐步完備產品碳足跡的數據資料庫、支援外銷企業符合國際要求;同時,促進資源整合、推動循環經濟與產業國際化,打造「綠色台灣品牌」。
「在推動淨零轉型的路途上,金融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賴說,透過多元的投融資工具與金融商品、在授信評估中納入ESG考量,可以帶動企業及社會大眾重視氣候風險,同時支持低碳產業發展,驅動整體社會的永續行動。

賴清德並肯定行政院、環境部與各部會已就「減碳旗艦行動計畫」啟動社會溝通,環境部也結合大專院校成立「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將在北、中、南、東四區分設培育中心,擴大綠領人才的培訓量能。他表示,除了走進大學校園辦理講座活動,希望也針對高中生與教師,規畫氣候與淨零的線上課程,「在淨零這條路上,不能遺漏任何人」,要積極和年輕朋友對話,讓年輕朋友逐步走入新興的綠領產業,來為國家增能、為台灣的永續未來扎根。
賴清德期盼政府攜手金融業、產業界與社會各界,共同推動永續轉型,實現2050淨零排放的願景,為後代子孫,留下繁榮、永續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