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川普關稅難重振美國製造 企業寧另覓低稅區
一份最新的供應鏈調查顯示,美國大部分企業因高成本而不願把製造業搬回美國,就算回流也有8成企業優先選擇自動化而非找工人,關稅戰只會讓他們另覓其他低關稅地區生產。

美國財經新聞網CNBC一份最新的供應鏈調查(CNBC Supply Chain Survey)顯示,就算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高關稅會讓一些製造業從中國出走,美國製造業也無法從中得利。大多數受訪美企告訴CNBC,返美恢復供應鏈會讓成本翻倍,他們寧選擇在全球範圍內另覓低關稅的地方維繫生產。
這份於4月所做的調查訪談380位來自供應鏈相關企業及商業組織的受訪者,其中120人回答全部問題。
調查對象包括美國全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全國製造業協會(NAM)、全國零售聯盟(NRF)、美國服裝與鞋類協會(AAFA)、美國鞋類經銷商和零售商協會(FDRA)、供應鏈管理專業人士委員會(CSCMP)以及SEKO Logistics與ITS Logistics等物流業。
57%的受訪者表示,成本太高是他們不會返美生產的頭號因素,21%則認最大因素為熟練工人難覓。雖然川普政府承諾攜回製造業的公司可減稅,但調查發現租稅優惠在受訪者選擇製造地時的考量順位偏後段。
儘管近日科技業有矚目的振奮消息,像輝達(Nvidia)計劃在美建立超級電腦工廠、蘋果(Apple)承諾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但大多數受訪美企仍視國內製造的高成本為畏途。
認為返美設立新的在地供應鏈成本至少是目前兩倍的受訪者有18%,認為成本增加一倍以上者高達47%。61%的受訪者表示,與其把供應鏈遷回美國,改搬到其他關稅較低的地方更具成本效益。
此外,消費者需求改變、原物料價格及「現任政府在政策上缺乏連貫與一致性」,也被認為是供應鏈回流的主要障礙。
當問及是否認為川普政府「惡整的其實是美企」時,回答「是」的受訪者竟高達61%。
表示有意返美設置供應鏈的受訪者,有41%的人表示至少需3到5年時間,33%表示需要5年以上才能辦到。
即便製造業回流,恐怕也難以如川普所願帶動美國就業。調查顯示,81%受訪者表示若返美生產,將更傾向自動化而非人工。
此外,高達63%的受訪者警告,川普關稅政策今年恐讓美國經濟衰退;51%的人預期今年第2季就會看到消費者吝於支出的景象。
貝萊德集團(BlackRock)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表示,就他與美國各行各業執行長們聊過,美國目前不是已非常接近經濟衰退,就是已然處於衰退之中。(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