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關稅炸彈未完拆! 經貿辦、國發會「維穩」經濟策略一文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暫緩高額對等關稅措施90天,讓我出口企業稍喘口氣,台股也出現噴漲行情,行政院會、立法院外交委員會今均安排相關報告,根據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國家發展委員會報告,資通訊、電機、花卉、水產品等可能受對等關稅衝擊,是政府持續關注並協助的對象;政府將擴大採購美國的農工、石油、天然氣及軍購,以平衡雙邊貿易,並擴大對美高科技投資與採購,「協助美國維繫關鍵技術、高科技產業領導地位,推動非紅供應鏈。」

對等關稅政策反覆?
川普先於美東時間2日宣布對全球180個貿易國,加徵11~50%不等的對等關稅,其中,台灣適用32%稅率,新加坡10%、日本24%、韓國25%、馬來西亞24%、印度27%、泰國37%、越南46%,中國則被課到104%。
不過1周,政策急轉彎,9日下午(台灣時間10日凌晨)川普宣布,超過75個國家與美國接觸,沒有以任何形式報復美國,因此宣布對該75貿易國暫緩對等關稅90天,期間稅率降至10%,並對採報復稅率反制的中國,再提高其進口關稅至125%,均立即生效。

3大類品項排除對等關稅
外交委員會今邀請經貿辦、國發會、財政部、陸委會、外交部等多部會,報告「美國開啟全球貿易制裁及與中共競合下,我外交經貿戰略佈局及因應」。經貿辦書面報告指出,川普上任後推動「美國優先」貿易、投資政策,盼從中調整美國的經濟結構與體質。
經貿辦說明美關稅政策,首先自4月5日起針對約180個國家輸美產品,在原有關稅外,一律加徵10%稅率;9日起又針對貿易逆差較多的57國,除原稅率外,並就個別國家加徵11~50%不等的對等關稅稅率。
其中,部分品項排除於「對等關稅」之外,包括1. 鋼鋁及衍生品、汽車及零組件等已遭加徵 25%國安關稅(232條款),續按25%課徵;2. 銅及木材(正進行232調查)、藥品、半導體及未來可能課徵232國安關稅的產品;與3. 金條、能源、礦物(美國無產製)、非商業個人通訊產品。

對等關稅執行
經貿辦也特別說明,對等關稅是針對輸美產品中的「非美國製造成分」予以課徵,如美國生產零組件佔最後成品價值20%,則該部份可免除對等關稅,剩下的非美製造部分課對等關稅。
經貿辦說,我國談判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將依據美加墨貿易協定(USMCA),探討下修特定項目關稅,並在兼顧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下,調整美方長期關注的非關稅貿易事項。
報告也指出,可能受對等關稅衝擊的部門,諸如資通訊、電機等製造業,及花卉、水產品等農業部門,政府會持續關注並協助。政府將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開拓多元市場,讓台灣產業生態更完整,也促產業升級轉型。

「順川意」擴大對美採購、投資
國發會透過書面報告闡述政府的經貿戰略及全球佈局,首要、立足台灣:將加速產創條例修法獎勵投資,解決水、電、土地、人力等問題,協助企業根留台灣,也引導台商回台、外人來台投資;積極推動「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和六大區域產業生活圈,提升我經濟韌性及產業競爭力。
其次、加強台美合作:未來將擴大對美國的農、工、石油、天然氣及國防部的軍事採購,來平衡雙邊貿易,同時擴大對美投資,包括在半導體、AI、量子、無人機、機器人等關鍵領域,強化合作,協助美國維繫關鍵技術、高科技產業領導地位。
第三、打造非紅產業供應鏈:協助台商調整海外生產基地,快速落地、拓展海外,並且在五大信賴產業方面,積極和有盟國家合作,除建立AI晶片產業鏈全球聯盟,也要加強策略性產業的技術合作。

產業支持方案如實上路
面對川普暫緩實施高額對等關稅90天,閣揆卓榮泰在行政院會上強調,「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基本不變,他要求各部會以相關預算或第二預備金、信保基金、就安基金、農發基金及農損基金等經費先行支應,特別預算規模及時程,將視未來談判情勢發展,適時滾動調整。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副署長陳佩利在院會後記者會說明,該支持方案涵蓋9面向共20項措施,經費總計880億元,其中,工業部份有6大面向,預計投入700億元,包括提供金融支持、降低行政成本、提升產業競爭力、開拓多元市場、租稅優惠及安定就業等面向;農業部份有3面向,預計投入180億元,包括提供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開拓多元市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