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出國!兩個月客運量衝941萬滿血復活 北中南機場夏季增開恢復11航點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疫後民眾瘋出國,2025年1月至2月全國國際及兩岸定期航班客運量為941萬人次,較疫情前2019年同期恢復99%,根據交通部今(4/9)立法院專題報告數據顯示,夏季(2025年3/30至10/25止)航點部分,桃園國際機場新增4個航點分別為台灣虎航大分、米子,星宇航空神戶及菲律賓皇家航空薄荷島,阿提哈德航空規劃9月新增阿布達比航點,高雄國際機場新增3個航點,分別為中華航空重慶、越捷航空芽莊(金蘭)及德威航空濟州,台中國際機場恢復虎航澳門航線、星宇航空新增神戶航線、越竹航空6月新闢芽莊(金蘭)航線。

今交通部於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提升國際機場量能與服務品質及增闢國際線航點航班之作為」專題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全國國際航線(含兩岸航線及轉機)客運量自2011年起逐步成長,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2019年全年約5,992萬人次;隨疫情趨緩持續復甦,2024年全年約5,356萬人次,已恢復至疫情前近90%。
目前國際航線航班、航點多已恢復至疫情前甚或較疫情前增加,2025年夏季國際及兩岸航班(自2025年3/30至10/25止)計飛航101 個航點,恢復至疫情前73%,航班平均每週飛航2,848班,恢復至疫情前96%;2025年1月至2月全國國際及兩岸定期航班客運量為941萬人次,較疫情前2019年同期恢復99%。
桃機夏季增5航點
桃園國際機場國際航廈年容量3,700萬人次,其中第一航廈1,500萬人次、第二航廈2,200萬人次,2024年國際航線客運量約4,492萬人次,積極推動第三航站區建設、第三跑道及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提升航廈年容量4,500萬人次及跑道起降容量,提升每小時80至90架次。
桃機增班增點部分,2025年夏季飛航99個航點,恢復至疫情前73%,航班平均每週飛航2,239班,恢復疫情前97%外,航班數亦相較2024年夏季增加5%。2025年夏季新增4個航點,分別為台灣虎航大分、米子,星宇航空神戶及菲律賓皇家航空薄荷島;後續阿提哈德航空規劃9月新增阿布達比航點。另既有航點安大略及關島亦分別有星宇及聯合航空等新業者加入。2025年1月至2月國際及兩岸定期航班客運量為780萬人次,較疫情前同期恢復99%。
高雄機場夏季增3航點
高雄國際機場國際航廈年容量約609萬人次、國內航廈年容量420萬人次。2024年國際航線客運量約465萬人次,針對國際航廈擴改建,已規劃分二期建設完成年容量達1,650萬人次、供國際航線與國內航線共用之集中式新航廈。
增班增點部分,2025年夏季飛航33個航點,恢復至疫情前89%,其中國際航線有26個航點較疫情前增加5個航點;8航班平均每週飛航365班,恢復至疫情前97%。另與2024年夏季相較,航點及航班數分別增加7處及成長19%。
2025年夏季新增3個航點,分別為中華航空重慶、越捷航空芽莊(金蘭)及德威航空濟州,後續台灣虎航亦將以開闢仙台航線為目標;另既有航點福岡及東京成田亦分別有中華及聯合航空(高雄-東京成田-舊金山)等新業者加入。2025年1月至2月國際及兩岸定期航班客運量為87萬人次,較疫情前同期恢復94%。
台中機場夏季增2航點、恢復1航點
台中國際機場國際航廈年容量269萬人次,國內航廈年容量100萬人次。2024年國際航線客運量約109萬人次。增班增點部分,2025年夏季飛航11個航點,恢復至疫情前79%,其中國際航線航點有10個,較疫情前增加4個;航班平均每週飛航104班,恢復至疫情前94%。另與2024年夏季相較,航點及航班數分別增加1處及成長68%。
2025年夏季台灣虎航於3月30日恢復澳門航線,星宇航空將於4月18日新增神戶航線,另台灣虎航持續以恢復名古屋航線(俟日方機場油商確認可供油)及新闢濟州航線為目標;另越竹航空亦規劃6月新闢芽莊(金蘭)航線。屆時臺中機場航點數可達14個。2025年1月至2月國際及兩岸定期航班客運量為26萬人次,較疫情前同期成長17%。
松山未恢復5航點均為兩岸航點
松山國際機場國際航廈年容量380萬人次、國內航廈年容量280萬人次。2024年國際航線客運量約288萬人次。增班增點部分,2025年夏季飛航9個航點,恢復至疫情前64%,其中國際航線航點有2個,與疫情前相同;航班平均每週飛航138班,恢復至疫情90%。航點及航班數皆與2024年夏季相同。
2025年夏季飛航日本羽田、韓國金浦及兩岸航線等9個航點,目前未恢復5個航點均為兩岸航點。2025年1月至2月國際及兩岸定期航班客運量為46萬人次,較疫情前同期恢復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