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平衡型ETF今年啟動 兩者有這些差異點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2025年台灣ETF市場再邁新里程碑,主動式交易所交易基金(主動式ETF)及國內外成分證券平衡型指數股票型基金(簡稱被動式平衡型ETF)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啟動,可望進一步深化台灣ETF市場的廣度,吸引國際資產管理機構進駐台灣市場,共同打造具有台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主動式及被動式平衡型ETF申贖與交易一樣
主動式ETF是由基金經理人依據公開說明書所訂定的投資目標與投資策略,主動選股以建構投資組合,相較於現行被動式ETF以追蹤標的指數為目標,主動式ETF在操作方面具有更多的彈性。被動式平衡型ETF追蹤的指數同時涵蓋股票和債券,並訂有股票及債券配置比例,投資人可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度,選擇最適合的投資標的。
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平衡型ETF之申贖與交易制度,皆與現行被動式ETF相同,且為強化主動式ETF的流動性,亦設有流動量提供者制度,要求符合資格之流動量提供者每日在交易時間內提供報價,以有效縮小買賣價差,降低投資人進出市場的交易成本。
在資訊揭露方面,主動式ETF比照現行被動式ETF,每15秒揭露盤中即時淨值,投資人亦可透過證交所的「基本市況報導網站」查詢。
投資人要密切留意ETF折溢價
主動式ETF盤中即時淨值與收盤後公告之淨值之間可能出現差距,主因盤中即時淨值係根據前一營業日投資組合之市值估算,惟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得於盤中即時調整投資組合,導致當日實際持有部位與前一營業日出現落差,故投資人在交易前,應充分了解主動式ETF之產品特性與潛在風險,並密切留意ETF折溢價狀況,審慎評估市場波動,以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價差損失。
證交所表示,為協助投資人掌握最新市場資訊,「e添富」網站提供ETF最新資訊、ETF投資篩選器、新種ETF哈燒專區及達人講BAR等多元資源,投資人可以善加運用,作為投資ETF時的參考,以降低投資ETF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