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人類」逐漸成現實!ChatGPT推學習模式 教你如何思考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AI教育人類」正逐步變成現實。台灣時間今天凌晨,OpenAI宣布在ChatGPT中內建「研究與學習」功能,在這個模式下,ChatGPT不會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透過結合提問、提示和自我反思的互動方式,引導使用者深入思考問題本質,這項功能還能根據使用者的知識程度量身訂做學習路徑,並提供測驗題以強化理解。

儘管OpenAI表示,此功能主要針對大學生群體,但由於大模型本身俱備強大的通識能力,其教學範圍遠不止於此。除了官方範例中給出的博弈論、會計、物理和數學概念的教學外,ChatGPT能「教」的內容極其廣泛,像是如何投資等。
例如,在「系統學習股票選擇權」的請求下,ChatGPT能在短短數秒內產生一套選擇權入門課程。涵蓋概念解釋、舉例和練習。
目前「學習模式」依賴自訂指令恐引發部分對話錯誤
這種「AI教師」的最大優勢在於,其教學幾乎不受時間和精力限制,能學習多少知識,完全取決於學生自身的耐力。
財聯社報導,OpenAI介紹稱,ChatGPT的學習模式由公司與教育專家合作開發的訂制系統指令支援,主要在展現支援深度學習的核心行為,包括鼓勵積極參與,管理認知負荷,主動培養認知和自我反思能力,激發好奇心,並提供具有實際操作性和支持性的反饋。
OpenAI承認,目前「學習模式」依賴自訂指令,可能引發部分對話錯誤。公司未來計畫將此能力深度整合至核心模型中,並持續優化互動體驗,例如透過視覺化方式呈現複雜概念,以及根據每位學生的能力和目標進行更精準的個人化教學。
推「學習模式」鼓勵建設性學術使用ChatGPT
財聯社指出,在強調教學能力的同時,OpenAI也明確指出此功能的另一個重要目的:避免讓人類變成「萬事只會問AI」的認知空殼。
作為AI時代的負面影響,學生群體日益沉迷於AI「一鍵獲取答案」的濫用狀況,已經引發教育圈和科技巨頭們的集體警覺,部分基礎教育教師擔憂,AI不僅可能淪為學生作弊或規避學習的工具,長遠來看甚至會對他們的思考能力造成損害。
OpenAI國際教育負責人Jayna Devani表示,公司不希望學生濫用ChatGPT,推出「學習模式」是鼓勵建設性學術使用ChatGPT的一個步驟。
目前未強制用戶使用該模式
「這個模式鼓勵學生深入探索問題,而非追求快速答案。它還能識別圖像,例如上傳一張試卷,ChatGPT會一步步引導學生完成解題過程,」她解釋道。
不過,OpenAI也坦言,目前尚無計畫強制使用者使用該模式,是否選擇以「學習模式」互動,最終仍取決於學生本身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