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懂規則」所以找人「買犯」 張政禹談夾殺變得分這樣說
【記者毛琬婷/台北報導】味全龍張政禹23日在1局下巧妙跑壘讓台鋼雄鷹形成妨礙守備,跑回球隊第5分,24日賽前他笑著說是因為自己「剛好懂規則」,「因為夾殺太久,太多人在我的跑壘路徑上,一直有妨礙跑壘的概念在腦中出現。」

昨天1局下2出局、一三壘有人時,守備的雄鷹抓到在三壘離壘的張政禹進行夾殺,而他十分機警的來回「折返跑」,也吸引越來越多守備員過來幫忙,最後張政禹碰到沒有持球的一壘手宋柏翰。
第一時間裁判判定張政禹出局,但他立刻指向守備員,認為他妨礙跑壘,龍隊總教練葉君璋也上前詢問,後來4位裁判開會討論後認定是妨礙跑壘,張政禹得到球隊第5分。
昨天賽後葉總談到這次夾殺也提到,去年龍隊劉基鴻曾因為未持球卻站在跑壘路徑上被認定妨礙跑壘,可能是有了這次經驗,昨天發生時張政禹就立刻做出反應。張政禹表示,昨天因為夾殺太多次,導致路徑上變很多人,「越多人的話出錯機率就越高。」
張政禹坦言,最早在捕手張肇元的時候就有在想要碰到他,「因為他沒有持球,又在我的跑壘路徑上,只要碰到他就構成,我腦中也一直有妨礙跑壘的概念,最後會碰到宋柏翰,剛好我跳跳跳他在我旁邊。」也因此宋柏翰最終成為張政禹「買犯」的對象。
「不能說是我們很髒,也不是說很聰明、會玩球,只是剛好我們之前有遇過,知道這個規則。」張政禹提到,去年冬季聯盟時鄭宗哲就有做過一次,龍隊劉基鴻也同樣因此被抓過妨礙守備。

對於這次妨礙跑壘的判決,雄鷹總教練洪一中不多做評論,僅淡淡的說:「我的角度其實他們在場上怎麼跑也看不太清楚,妨礙跑壘本來就很難抗議,裁判主觀認定很重,就算我打球這麼久有時候也不懂依據在哪,就像大聯盟有時候已經跑離很遠,但最後是safe,也是看不懂。」
但話鋒一轉,洪總提到台灣轉播畫面、角度太少的問題,「有時候要抗議(意指提出電視輔助判決)時鏡頭太少,關鍵點都沒辦法看得很清楚,美國職棒攝影機、角度就比較多,其實像巨蛋應該就很好弄,從上面照下來就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