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用折扣碼送小物「抽佣」?民眾黨職恐轉被告 陳智菡痛批:不接受恐嚇

政治 黨政要聞
2024/12/18 13:02
法亞施 文章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檢調偵辦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所涉政治獻金假帳案,針對木可銷售柯文哲競選小物部分,發現黨職人員疑似用「網紅帶貨」方式,向選民募款再從「政治獻金」中抽佣分潤,昨被傳喚應訊的民眾黨團主任、時任柯競總副總幹事陳智菡今駁斥指控,澄清民眾黨幫忙宣傳小物,木可確實有給勞務報酬,但不是業績,「根本不是網紅帶貨抽佣金,我也不是網紅。」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陳智菡(中,著風衣)昨到北檢應訊。丁牧群攝 zoomin
陳智菡(中,著風衣)昨到北檢應訊。丁牧群攝

北檢偵辦政治獻金案,為鞏固事證,昨早指揮調查局北機站,以「證人」身分傳喚陳智菡及丈夫、民眾黨副秘書長許甫、「學姐」黃瀞瑩等6人應訊,6人下午2時自行到北檢接受複訊,4時許均獲請回。

許甫、陳智菡夫妻及數位民眾黨職昨到北檢應訊。丁牧群攝 zoomin
許甫、陳智菡夫妻及數位民眾黨職昨到北檢應訊。丁牧群攝

檢調質疑陳智菡等人在總統競選期間,用「折扣碼」送小物抽佣,傳出恐由證人身份轉列被告偵辦。陳智菡今受訪表示,昨天多位同仁配合檢調釐清,也親身經歷「黨檢媒一體」,在裡頭被檢方告知不要對外說偵查內容,但馬上就有媒體配合放話,刻意導引稱我們涉違法。

陳斥調查局、北檢搞混很多基礎事實,政治獻金歸政治獻金,木可小物歸木可小物,競選期間推出競選小物,部分(營收)進入政治獻金,最後期推出的木可競選小物,則純粹商品販賣行為,不是政治獻金,昨天她很明確告訴調查官,兩者概念不同,沒辦法釐清的話就是定人入罪。

廣告

陳智菡不滿表示,政治獻金、競選小物是不一樣的東西,昨天一整天訊問,檢調一樣的問題不停迴旋、挖坑,置換概念設陷阱,如果檢察官錯誤理解,不難想像現在為什麼那麼多恐龍法官,跟實務脫節,用想像事實、片面理解資訊來「入人於罪」,必須適可而止。

針對「折扣碼」,她解釋,打總統大選,民眾黨希望提高柯文哲支持度、曝光度,幫忙宣傳競選小物,木可提供折扣碼,讓粉絲購買享有折扣,回饋支持者,她從頭到尾不曾得到木可告知業績、抽佣,「但木可確實有給勞務報酬」,黨幫忙宣傳、出席相關活動,會給報酬金額,「根本不是網紅帶貨抽佣,我也不是網紅!」

陳智菡沉痛表示,檢察官拿片面資訊扣我們罪名,商業行為曲解成侵佔政治獻金,如果真的是,請拿出相關業績數字,難道現在的法律是,民眾黨的人從事勞務得到報酬薪水,都要被抓去關嗎?「要這樣恐嚇我們嗎,我們不會接受這樣的恐嚇。」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廣告
# 政治獻金 # 木可 # 競選小物 # 陳智菡 # 許甫 # 柯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