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如頭髮!陽明交大開發「光纖麥克風」 可避免電磁干擾噪音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傳統麥克風容易受到電磁干擾,導致產生噪音,陽明交大團隊研發出一款尺寸跟頭髮一樣細的「光纖麥克風」,利用光纖來傳遞訊號,能避免金屬元件可能引起的電磁干擾,讓聲音傳輸保持清晰穩定,而且尺寸極小的特性,適用用於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產品,在健康監測、醫學臨床等有巨大潛力。 2025/04/01 16:53 生活 文教
吞口水像吞刀片!醫師示警「菌王」來襲:別再說喉嚨痛是小事 【盧麗蓮/綜合報導】流感及腸胃炎等傳染性疾病尚未降溫,又有「菌王」來襲!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提醒,最近A型鏈球菌在社區裡蠢蠢欲動,讓不少人喉嚨痛得懷疑人生,還有人併發重症,千萬別對這隻「菌王」掉以輕心。 2025/03/11 08:42 生活 醫藥
感冒「吞痰下肚」好噁心、吃鼻屎可強身? 醫師解答正確方法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感冒的病程中,若喉嚨有痰,總是讓人覺得不舒服,但你是「吐出派」還是「吞下派」呢?醫師陳亮宇指出,其實痰會出現是因為呼吸道被病毒或細菌感染,若出門在外不方便吐痰,其實吞下去也是沒關係的,胃裡有強大的幫手「胃酸」,會把這些病毒殺乾淨。 2025/03/04 11:18 生活
嚴重聽損增5倍失智風險 看電視、講話變大聲是警訊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5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約四成有聽力損失問題,不僅影響生活品質,輕度、中度、重度聽損分別會增加2倍、3倍、5倍失智風險。美國研究指出,使用聽覺輔具可以降低19%認知估能下降風險,醫師提醒,若開始聽不清楚、容易誤會別人的意思,應及早就醫甚至考慮使用助聽器。 2025/02/26 18:50 生活 醫藥
流感疫苗打氣驟降!昨單日接種1.8萬劑 全國剩餘2.5萬劑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大S徐熙媛染流感猝逝引發疫苗搶打潮,不過5天來接種劑量逐日下降,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昨日(2/6)全國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僅約1.8萬劑疫苗,剩餘約2.5萬劑。行政院昨日宣布增購10萬劑流感疫苗,診所醫師認為打不完的機率高,不過透過大S事件也許可提高未來流感疫苗接種效率。 2025/02/07 13:50 生活 醫藥
口腔潰瘍2週當心舌癌!假牙摩擦釀禍 翁幸運恢復正常咬字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80歲張先生不菸不酒、無嚼檳榔,某天發現左側假牙旁邊舌頭有個潰瘍,因為不痛所以未特別在意,直到潰瘍幾個月未痊癒才在其他醫院切片檢查,當時無異狀,改到台北慈濟就醫時潰瘍已達2公分大,做了大範圍切除化驗才確診為舌癌。醫師提醒,嘴巴無法張合、舌頭無法靈活運用時也當心是舌癌警訊。 2025/02/07 10:28 生活 醫藥
獨家|流感疫苗快沒了!高端釋出僅存300劑這裡打 每打一劑捐1000元 【記者王煌忠、林巧雁/連線報導】藝人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日本,引發國內出現搶打公費流感疫苗熱潮,行政院預估一周內公費流感疫苗將全數用罄,將緊急再增購10萬劑公費疫苗,提供高峰險族群接種,《知新聞》掌握獨家消息指出,原本沒有計劃推出自費的高端疫苗,眼見民眾接種疫苗迫切需求,將釋出僅剩的300劑流感疫苗,明起由3診所提供民眾自費接種,民眾每打一劑,高端就捐1000元作公益。 2025/02/06 15:05 生活 醫藥
高雄診所掛號費加1000元「免排隊」 衛生局:最重可罰25萬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高雄市路竹區一家耳鼻喉科診所,平日掛號費200元,假日還多收100元,近日有網友爆料,該診所還張貼公告「趕時間不想等候,掛號費加1000元,即可優先看診免排隊」、「停止掛號後,還要掛號加掛號費600元」,讓網友看傻眼,直呼搶錢!而衛福部自去年3月取消掛號費上限,就有病患擔憂診所會任意調漲,對此,高市衛生局表示,醫療機構不得違反收費標準,擅立收費項目將開罰。 2025/02/04 19:26 社會 突發現場
實測|全民搶流感疫苗!高雄公費只剩3000劑 5診所電話接起秒回「疫苗沒了」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藝人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重症,前天(2日)在日本驟逝消息傳出後,許多民眾這才驚覺流感不得輕忽,紛紛前往診所詢問施打疫苗。高雄市衛生局指出,截至昨天以前,轄內公費疫苗尚存1.4萬劑,直到今天凌晨僅剩8200劑,《知新聞》隨機詢問5間市區提供接種流感疫苗的診所,公費疫苗全沒了,僅1間診所仍有「限定65歲以上長者」施打的1900元自費疫苗。傍晚記者再度詢問高市衛生局,只剩3000劑流感疫苗,預計明天全數施打完畢。 2025/02/04 18:19 生活 地方大小事 醫藥
大S猝逝|就要出國了!打疫苗來得及嗎? 醫籲保命4招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女星大S(徐熙媛)赴日本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該消息不僅震撼演藝圈,日本是台灣人經常出遊的國家,不少人急問,若出國在即,還沒打流感疫苗怎麼辦?醫師林岱樓指出,盡快施打疫苗仍是首要,降低感染風險或較不易變成重症,口罩、勤洗手及備藥,一出現高燒及全身痠痛等症狀,儘早就醫。 2025/02/04 10:32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