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又稱對等關稅計畫具有「彈性」 美股可望迎來轉機訊號?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過去幾周美股籠罩川普關稅風暴持續走跌之後,周五美股迎來轉機訊號,美國總統川普當天表示,他的對等關稅計劃將具有彈性,儘管他反對對任何國家特殊對待,「人們來找我談論關稅,很多人問我是否可以有例外,一旦你對一個國家這樣做了,你就必須對所有國家這樣做。」 2025/03/22 18:52 財經 國際焦點
林佳龍首表態「罷免是保護台灣的手段」 嘆外交部遭綁手綁腳還摀嘴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罷免潮席捲全台,外交部長林佳龍今首度回應此議題,「罷免是保護台灣的手段」,拒絕被共產黨統治是台灣人民的共識。另,提及總預算,林佳龍說,總預算的刪除恐傷害國家利益,對外交部而言,是綁手綁腳又摀住嘴巴,他深盼朝野未來能夠溝通。 2025/03/05 22:00 政治 黨政要聞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促多國通過友台決議 林佳龍接見致謝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昨接見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訪團一行,林佳龍笑說,他和葛來儀是舊識,這次見面讓他感覺到「儀」見如故;林感謝智庫的研究報告促使「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通過「針對聯大第2758號決議之各國議會決議範本」,進一步推動多國國會及歐洲議會通過友台決議,為台灣反制中國法律戰提供莫大助益。 2025/02/19 19:54 政治 黨政要聞
名畫《蒙娜麗莎》另闢空間單獨展覽 羅浮宮砸277億改裝要提高門票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文藝復興時期名畫《蒙娜麗莎》魅力無法擋,導致展出該畫的羅浮宮不堪負荷,周三(1/28)宣布將把這幅達文西筆下鉅作移到新的展覽空間,2031年起遊客必須單獨付費才能觀看。此外,為緩解龐大的參觀人潮,自明年1月起提高門票價格,非歐盟居民想進入羅浮宮,需支付更多費用。 2025/01/29 14:50 國際 熱搜話題
美總統就職典禮首次邀外國政要 台灣「辣個男人」因這原因無法入場觀禮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候任總統川普1月20日就職典禮將首次有諸多外國政要觀禮。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美方邀請,派出國家副主席韓正作為其特別代表出席。台灣由立法院院長韓國瑜率領跨黨派立委赴美參加,不過,由於就職當天華府地區將迎來寒冷惡劣天氣,宣誓儀式臨時移師國會大廈內,因座位有限,台灣慶賀團將無法入場觀禮。 2025/01/20 17:17 國際 寰宇要聞
馬斯克挺德國極右翼政黨 挨轟「管太寬」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中央社】美國科技大亨馬斯克(Elon Musk)對下月即將重返白宮的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人事布局指手畫腳上了癮,現在還想插手位於大西洋對岸的德國政治!他昨天(12/20)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發文說,只有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能「拯救德國」,挨轟企圖干預德國大選。 2024/12/21 16:49 國際 寰宇要聞
蕭美琴:在各國設立大使館是台灣的心願 遺憾不斷遭施壓威嚇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副總統蕭美琴接受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專訪表示,許多國家將取得國際組織會員身分、建立邦交視為理所當然,但台灣舉步維艱,遭受欺凌、孤立。被問及是否追求跟立陶宛建立實質邦交關係,蕭美琴表示,在各國設立大使館,是台灣和辛苦打拚的外交人員的心願,遺憾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斷施壓和威嚇,讓台灣難以在國際上運作。 2024/12/16 19:39 政治 黨政要聞
SMR核電專題|AI太耗電!科技巨頭瘋搶核能 重押新型小核電廠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AI與資料中心的用電需求飆增,同時也需要兼顧清潔能源目標,新一代核能技術「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縮寫SMR)正吸引科技巨頭目光,近期微軟、Google、亞馬遜相繼與核能供應商簽訂協議購買核電,總計投資數十億美元,宣告「核能AI時代」來臨。 2024/11/29 19:57 能源
赴立陶宛國會紀念碑致敬人民勇氣 林佳龍:讓自由的花永遠綻放!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率無人機產業團訪問歐洲,行經比利時、拉脫維亞後,來到立陶宛,行程尾聲他赴立陶宛國會紀念碑獻花致意,該紀念碑是為紀念1991年立陶宛人民抵抗蘇聯而發生的「一月事件」。林佳龍表示,台灣與歐洲共享民主、自由與人權的價值,而台灣與立陶宛同樣經歷爭取民主的過程、懷抱著抵抗威權的歷史記憶。 2024/11/23 10:42 政治 黨政要聞
吳釗燮受贈友台決議案文本! 凱勒:支持民主台灣是歐洲議會共識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歐洲議會今年6月全面改選後,10月以壓倒性贊成票數通過友我決議案,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凱勒日前率跨國、黨派議員訪台,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昨晚宴請訪團表示,台灣會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站在一起,對抗威權勢力脅迫。凱勒指出,對民主台灣的支持已是歐洲議會議員一致的共識,面對威權國家的串聯,台灣及歐盟國家均須嚴陣以待,相互聲援。 2024/10/31 13:34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