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惡乳癌治療曙光! 國衛院攜手清大開發新藥、拼5年內上市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乳癌長年高居女性癌症之首,其中三陰性乳癌更被認為是「最惡性」,復發率是一般乳癌的3倍,患者常因多重抗藥性,陷入無藥可醫的困境。所幸國衛院攜手清華大學開發標靶新藥,有望在5年內取得上市,甚至有成為卵巢癌等其他婦癌治療藥的潛力。這項研究將於今年8月,登上發育生物學排名第一名期刊《發育細胞》的封面文章。 2025/07/03 12:10 生活 醫藥
吸喪屍菸彈連撞多車肇逃!再對撞聯結車害駕駛枉死 惡男收押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李姓男子6月27日下午3時許,駕車行經岡山區大仁北路,接連撞上多輛汽車後肇事逃逸,最後在阿公店路撞上聯結車才停下,導致鄭姓聯結車司機重傷不治。檢警對李男抽血驗尿,確認他在肇事前曾吸食含依托咪酯的「喪屍菸彈」,橋頭地檢署今天表示,已依毒駕致死罪嫌,聲押李男獲准。 2025/06/30 14:16 社會
周末精選|吃麥香雞酒測竟亮燈!這些食物也有事 醫揭原因1招化解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沒喝酒也超標?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發酵食物及熟成水果,吃完酒測恐立刻亮燈警示。近日網路流傳疑似警員吃完麥當勞的麥香雞漢堡後,馬上用酒精檢知器檢測,未料警示紅燈亮起;也有民眾在網路分享,吃「蔥花捲」被抓酒駕,所幸抽血還清白。台北市警局交通大隊表示,吃榴槤、豆腐乳等發酵食物都可能影響檢測結果,但等待15分鐘再漱口,就能顯示正確酒精濃度測試值,民眾也可主動向警員要求漱口再酒測。 2025/06/28 13:54 社會 突發現場
逾70次無照違規!毒蟲逆向飆速撞死警害家庭破碎 判18年半理由曝 【記者丁牧群、曾伯愷/台北報導】新北市三重警分局警員黃瑋震2024年7月13日凌晨搭警車巡邏,行經正義北路、龍門路口時,沒有駕照的男子黃國維開賓士車逆向高速猛撞警車,造成28歲的黃瑋震殉職,留下妻子與4歲幼子。黃國維在警局作筆錄時辯稱精神不濟肇事,甚至當場呼呼大睡,檢方查出他上路前吸食愷他命、依托咪酯「喪屍菸彈」等毒品,去年依毒駕致死等罪起訴,最重可判無期徒刑,本案由國民法官參審,黃國維對於肇事經過辯稱「沒印象」,新北地院今從重依無駕駛執照駕車以他法致生往來危險因而致人於死罪,將他判刑18年6月。可上訴。 2025/06/26 20:43 社會 法庭
早期篩檢阿茲海默症 專家揭關鍵在Tau蛋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隨著台灣核准兩款阿茲海默症新藥,失智症早期篩檢相當重要,台灣現行只能使用量表和規範來判斷病人「很可能」是阿茲海默症,但阿茲海默症只是失智症的其中一種,醫師指出,相較於類澱粉蛋白在阿茲海默症症狀出現前即可能沉積,Tau蛋白的出現則與神經損傷、病情惡化高度相關,是評估是否啟動治療的關鍵生物標記。 2025/06/25 13:59 生活 醫藥
衛福部發首波三班護病比達標獎勵5.47億 林口長庚領4000萬居冠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領錢了!衛福部本月19日發出首筆「三班護病比達標獎勵」5.47億元,達標期間為113年3月至114年3月,共有4家醫學中心獎勵金額超過2000萬元,分別為林口長庚醫院4053萬7963元、高雄長庚2855萬1208元、台北榮總2368萬6531元、三軍總醫院2227萬1987元,發放頻率預計為按季發放。 2025/06/25 13:09 生活 醫藥
有片|不只吃麥香雞酒測亮燈!這些食物都有事 醫揭原因、警教1招重測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近日網路流傳疑似有警員吃麥當勞麥香雞漢堡後,立即用酒精檢知器檢測,沒想到立刻亮燈警示,顯示數值為0.117,引起民眾熱議。對此,台北市交通大隊揭露,食用榴槤、豆腐乳等發酵食物都可能影響檢測結果,但等待15分鐘再漱口,就能顯示正確酒精濃度測試值。林口長庚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則解釋,發酵食品含有乙醇成分,會讓酒測器產生陽性反應。 2025/06/24 20:43 社會 突發現場
高齡腹膜透析減少心血管風險 住院與死亡率約降3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腹膜透析過去常被認為比較適合年輕病患,老人擔心手抖、視力差容易在換液過程中發生失誤,進而導致感染,不過林口長庚分析4.8萬名採用腹膜透析的高齡患者,發現可減少心血管疾病住院和死亡風險約3成,因此,林口長庚護理團隊自行開發「創新換液輔具」,大大提升長者居家透析的安全性,讓他們不用依賴別人就能完成腹膜透析。 2025/06/18 20:12 生活 醫藥
鉛中毒檢驗大突破!1滴血10分鐘就知結果 低成本超靈敏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鉛中毒檢驗重大突破!林口長庚醫院、台北科技大學和長庚大學合作開發出一種橋狀薄膜型奈米力學晶片,只要1滴血,10分鐘就能檢測血液中的鉛濃度,確認病人是否鉛中毒,這項創新技術有望實現超靈敏、便攜式、低成本且快速的血鉛現場即時檢測,臨床醫師可及時治療挽救病患,大幅提升醫療效率。 2025/06/12 10:28 生活 醫藥
李多慧曝啦啦隊「腋下管理」 醫:狐臭和體味差異在遺傳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每十個人中就四人深受腋下多汗及異味困擾,但其實體味與狐臭不一樣,醫師指出,一般體味來自皮膚上的細菌與汗水作用可透過清潔改善,狐臭的成因主要來自遺傳,無法靠清潔來改善,需要治療。啦啦隊女神李多慧自曝長時間應援跳舞,也常擔心汗臭味影響別人,最吸引她的理想男人味是清新自然味。 2025/06/12 07:21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