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巴迪小檔案|擠身全球5大商務噴射機商 「黃仁勳頂規專機」出自它家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龐巴迪(Bombardier)以生產「挑戰者」系列和「環球」系列商務噴射機而聞名,是全球5大商務噴射機製造商之一。《路透》指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富裕旅客和機隊業者對商務噴射機的興趣持續高漲,商務噴射機製造商的訂單積壓量正在增加。 2025/05/17 11:29 財經 國際焦點
黃仁勳抵台要先去找他! 輝達總部選址續賣關子「我說了驚喜就不見了」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AI教父、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下午1點40分左右搭乘專機抵台,一下機就被媒體包圍,也感受到台北炎熱的氣候,他直說「我的頭髮亂成一團了,對吧?我得去剪頭髮。台灣很熱,對吧?」面對媒體諸多問題,尤其是海外總部選址仍不漏口風,「如果我說了什麼,驚喜就不見了」,他同時透露今晚要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吃飯以及迫不及待想和張忠謀吃飯。 2025/05/16 14:50 財經 財經人物
3月經常性薪資5萬5123元!年增3.09%創新高 1至3月各行業普遍成長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主計總處今公布3月工業及服務業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5萬179元,月增0.34%,年增3.35%;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8244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數為5萬8423元,月減4.84%,年增3.21%。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9611元,月減0.18%,年增3.04%。 2025/05/12 17:00 財經
半導體高科技廠房設備廠首季獲利出爐!聖暉每股賺5.18元創新高 朋億賺2.99元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半導體高科技廠房工程及設備廠首季財報陸續出爐,其中,聖暉(5536)受惠在建工程施作案量提高,每股純益5.18元,年增50%並創單季新高;銳澤(7703)受惠旗下氣體主系統、二次配拆移機等工程服務業務需求持續成長,首季每股純益1.96元;朋億(6613)受惠半導體產業主要客戶訂單保持穩定拉貨,惟今年旗下蘇州冠禮子公司持股下降至86.59%,加上股本膨脹,每股純益2.99元則較去年同期衰退。 2025/05/12 08:35 財經 產業脈動
國定假日多5天企業成本升高! 工商團體盼政府補貼、降稅降衝擊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多5天國定假日,包含9/28教師節、10/25光復節、12/25耶誕節、農曆小年夜,和5/1勞動節全面放假。工總常務理事何語接受《知新聞》訪問表示,「全民放假大家都高興」!企業未來將朝產業升級、自動化與導入AI三方向因應。工商團體也呼籲政府,對於加班成本增加,希望能提供企業補貼、租稅優惠等配套降低衝擊。 2025/05/09 18:39 財經 產業脈動
吳東亮自喻「最會併購的銀行家」 指台灣要拚進世界百大銀行 台新金歷經13次大小併購,雖然過去因彰銀困局深陷17年才脫身,但最後成功合併新光金,躋身台灣前4大金控。最大推手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豪氣自喻「最會併購的銀行家」,未來台新新光金將立足台灣、深耕亞洲、放眼國際,更期待台灣要能擠進全球百大銀行,一起把金融業的餅做大。 2025/05/07 17:58 財經 金融保險
馬中免簽延長至90天 大馬在野黨憂搶工潮衝擊就業 馬中同意延長5年免簽並將停留期限增至90天,生效日期雖未定案,但馬來西亞在野黨與民間團體憂心屆時中國技職人員湧入並搶占工作,如未及時防堵,將衝擊本地就業市場。 2025/05/06 20:04 國際 東協萬象
投資長觀點|輝達股價否極泰來了嗎? 2大變數將影響未來表現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輝達自4月以來面臨利空襲擊,股價表現不像過去勇猛,不過,近期有外媒報導,川普政府可能考慮取消拜登時期的分級系統,改由政府協議合法許可來限制對AI晶片的出口,且Meta也透露將持續增加AI基礎建設的投資, 似乎顯示輝達等AI族群最壞時期已經過了,投資人期待未來有機會上演反彈行情。 2025/05/06 16:47 財經 投資長觀點
國泰金翻紅漲2.2%!台積電跌近2% 台股小跌10點守20500 【于倩若/綜合報導】關稅協議的不確定性,對市場帶來壓力,美股4大指數周一同步收黑,其中標普500中斷連9天上漲。台積電ADR收盤下挫1.61%至176.40美元。波克夏股價則在巴菲特上周六宣布年底退休後,其A股周一收盤重挫4.87%,至每股76.996萬美元。 2025/05/06 13:56 財經 股市基金
公共汽車客運業月薪61K!總工時198.6、加班32.9小時居冠 員工數連7年下滑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根據交通部近日公布「2024年運輸及倉儲業之生產與受僱員工概況」,其中海洋水運業每月總薪資13.95萬最多,連5年第一,航空運輸運11.7萬元居次;另外,公共汽車客運業每月總工時198.6小時、每月加班工時32.9小時,皆居各細業之冠 ,但每月總6萬1722元,員工數連7年下滑,這7年間減少4638人。 2025/05/01 12:00 生活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