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名2大廠爭議延燒!媽媽餵重發聲明道歉 堅稱「用詞不精確」 【記者於維奕、盧麗蓮/綜合報導】母嬰用品店「媽媽餵」近日在網路社群釋出一支鼓勵親餵母乳影片,聲稱「配方奶」有一半以上為糖份,等於兩大瓶可樂,引爆親子社群全網怒火,遭婦產科醫師駁斥,連食藥署都秀數據打臉。昨晚「媽媽餵」發布聲明道歉,指影片中的「配方奶」是指一歲以上成長奶粉,不是一歲以下的嬰兒奶粉,並引用美強生與亞培兩大品牌奶粉為例。讓奶粉廠商反擊。「媽媽餵」今天不僅刪除影片與聲明,29日下午重發官方聲明道歉,盼能平息怒火。 2025/08/29 18:00 生活
被「媽媽餵」配方奶之亂點名 美強生:不排除提告!亞培也反擊了 【記者於維奕、盧麗蓮/綜合報導】母嬰用品店「媽媽餵」近日在網路社群釋出一支鼓勵親餵母乳影片,卻稱「配方奶」有一半以上為糖份,等於兩大瓶可樂,引爆親子社群全網怒火,不只遭婦產科醫師駁斥,連食藥署都秀數據打臉。昨晚「媽媽餵」發布聲明道歉,強調「用詞不精確」,影片中的「配方奶」是指一歲以上成長奶粉,不是一歲以下的嬰兒奶粉,並引述兩大廠牌的奶粉為例。不過此舉讓奶粉廠商反擊,今天發出聲明「不排除提告!」面對外界怒火,媽媽餵今天發布官方聲明再度道歉。 2025/08/29 17:31 生活
傳配方奶「含糖量高如喝可樂」道歉了 媽媽餵秀數據:用詞不精準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母嬰用品店「媽媽餵」近日在網路社群釋出一支鼓勵親餵母乳影片,卻稱「配方奶」有一半以上為糖份,等於兩大瓶可樂,引爆親子社群全網怒火!不只遭婦產科醫師駁斥,連食藥署都秀數據打臉。晚間媽媽餵發布聲明道歉,強調「用詞不精確」,影片中的「配方奶」是指一歲以上成長奶粉,不是一歲以下的嬰兒奶粉。 2025/08/28 20:34 生活
配方奶傳含糖量高=餐餐喝珍奶 食藥署打臉:跟母乳差不多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母嬰用品店「媽媽餵」近日上傳一支鼓勵親餵母乳影片,卻聲稱「配方奶」有一半以上為糖份,等於兩大瓶可樂,可能造成嬰幼兒過動,婦產科醫師直言胡說八道。食品藥物管理署今日秀數據,指出配方奶經沖泡後每100 毫升之糖含量,與母乳可提供乳糖含量沒有明顯差異。 2025/08/28 16:35 生活 醫藥
市售5款配方奶vs.母乳含糖量 小兒醫連說2次「不合理」 【記者盧麗蓮、陳亮諭/綜合報導】母嬰用品店「媽媽餵」一支影片引爆怒火!聲稱寶寶每天喝的奶粉含糖量高「等於2大瓶可樂」,又指奶粉甜度如「珍奶」,呼籲媽媽餵母奶。兒科醫師陳昱潔列出5款知名品牌配方奶,比較母乳含糖量,發現配方奶並未超出母乳含糖量的範圍值,她連說2次「不合理」,不能用大人飲食的思維去看小嬰兒,也不適合以含糖量來評論母奶及配方奶差別。 2025/08/28 10:18 生活
配方奶被傳「含糖量高=喝可樂」 醫師打臉胡說八道!媽媽餵5點回應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母嬰用品店「媽媽餵」一支影片引爭議!影片中聲稱寶寶每天喝的奶粉含糖量高,「有一半以上,它全部都是糖,等於兩大瓶可樂」,又指奶粉甜度如「珍奶」,呼籲媽媽讓寶寶喝母奶。奶粉含糖量高的說法,醫師蘇怡寧打臉「明明嬰兒配方奶粉含糖量跟母乳差不多,為什麼要這樣胡說八道呢?」許多媽媽們也怒轟該說法製造恐慌,網紅陳彥婷也斥,「這什麼比喻啊?給喝配方奶的寶寶貼標籤、情緒勒索沒有餵母奶的媽媽!」對此,媽媽餵今天發出5點回應,表示國內外育嬰的新研究、新發現都是社群素材靈感來源,但不代表這些是沒有依據的一派胡言或異想天開。 2025/08/27 16:08 生活
獨家|呂秋遠遭控「專騙女人錢」!介紹徵信社捉姦竟「跟錯人」 她白花12萬求助竟遭甩鍋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知名律師呂秋遠專精離婚等家事案件,常在臉書發文剖析兩性關係與時事,粉絲多達83萬人,但他多次遭媒體踢爆與委託、諮詢法律案件的女子發展親密關係,甚至先前在他事務所實習的女律師林沄蓁,也指控呂秋遠以工作要脅,逼她墮胎,近日已向勞動局申訴、向法院提告呂秋遠「懷孕歧視」,求償100萬元。此外,一名曾向呂男諮詢離婚官司的A小姐向《知新聞》投訴,指稱呂秋遠介紹熟識的2名徵信業者幫她捉姦,但業者竟離譜到「跟錯人」、「跟不到人」,沒交出任何有效的蒐證影照,卻堅拒退還她12萬5000元委託費,她曾傳訊請呂秋遠處理,呂最後卻封鎖她,她已向台北律師公會申訴,怒控呂勾結不肖徵信業者「專騙女人錢」,希望公會將他送懲戒、吊銷律師執照。 2025/08/25 17:53 社會 法庭
專訪2|懷孕被呂秋遠逼離職!林沄蓁怒3連告求償百萬 坦言渴望完整的家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網紅律師呂秋遠經常發文剖析兩性關係,擅長打家事訴訟,臉書擁83萬粉絲,但他2023年與事務所的實習女律師林沄蓁發生情感糾葛,引發爭議,也讓林沄蓁爆紅。林沄蓁接受《知新聞》專訪自剖,原生家庭破裂導致她渴望有個完整的家,卻歷經失敗婚姻及感情挫敗,因此曾求助心理諮商。 她也透露,不滿呂秋遠當時身為僱主,卻於得知她懷孕後,施壓稱若堅持生下就必須離職,構成「懷孕歧視」,已向勞動局申訴,並向法院提告求償100萬元;近期將再對呂秋遠射出第3箭,控告他違反《個資法》。 2025/08/20 18:07 社會 法庭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威脅持續 2嬰住加護病房2-3周未脫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風險持續,上周新增2例出生8天和5天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已經住院2-3周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疫調發現,父母親在生產前都有一些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疑似症狀。因此,生產前14天至生產後如有出現發燒、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疑似症狀,儘速告知醫師。 2025/08/19 15:08 生活 醫藥
周末精選|「狼醫平台」僅7匹新狼嘸舊狼! 衛福部無法令停業成無牙老虎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醫界陸續傳出狼醫,在醫病關係不對等且資訊不透明情形下,狼醫常持續執業也繼續犯案,主管機關衛福部拖了快一年,才終於將「狼醫平台」上線。檢視判決案例可見犯行,包括放射師李昌庭趁未成年女童麻醉藥未完全消退時,用手機拍攝對方下體還猥褻;骨科、外科醫師詹益源隔著衣服搓揉女病患乳頭;台大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黃信穎,以手指插入患者陰道性侵等案,每個犯案情節都人神共憤,更多民眾對白色巨塔產生陰影。 「狼醫平台」雖上線,卻只有2023年性平三法修法後經判決的案件、移送懲戒的案件未列出等,且截至8月14日僅有7筆資料,分別為6名醫師和1名放射師,甚至有半數仍在執業,遭立委痛批平台漏洞百出,已淪為不良醫師的「保護傘」;衛福部長邱泰源日前允諾,會在半年內將系統漏洞補強,並於8月下旬召開會議,研議涉案醫師在調查期間即可停職的新規定。 2025/08/16 14:27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