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30|必須永續!首要解決三大挑戰 醫界示警:包山包海恐同歸於盡 【於維奕/綜合報導】全民健保守護台灣30年,民眾不再因病而貧,如今讓全台民眾引以為傲的全民健保,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財務壓力、醫護人力不足、醫療資源分配失衡等問題,都使得健保能否永續的問題越來越迫切。醫界疾呼,在有限資源下,健保必須妥善平衡科技進步與全民醫療需求,才能確保制度永續運作。 2025/03/01 07:52 生活
健保30|險遭「健保土石流」沖垮!就醫「三多」沉痾難改 提高自費擴大醫療不平權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享譽國際的台灣健保制度,曾在2011年出現重大危機與挑戰。當時前監察委員黃煌雄領銜的全民健保總體檢,完成健保實施以來最全面,最深入醫療第一線的田野調查報告,揭開以「醫療資源分配正義」為核心的第三波健保改革序幕! 2025/03/01 07:51 生活 醫藥
《創造奇蹟的旅程》紀錄片感恩上映 健保30年曲折內幕全都錄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1995年台灣開辦全民健保,改變「因病而貧、因貧而病」社會問題,讓台灣被世界看見且享譽國際,2025年健保上路30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台灣研究基金會及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製作《創造奇蹟的旅程》紀錄片,完整記錄健保30周年政策發展史,讓社會各界對健保脈絡有全面性和系統性了解,將有助於各界深度討論健保如何永續。 2025/03/01 07:47 生活 醫藥
首位醫師出身食藥署長!姜至剛今上任 台大院長讚三刀流人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首位醫師背景出身的署長姜至剛今日(2/27)正式上任,衛福部長邱泰源親自主持監交儀式,表示姜至剛研究專長為醫學、食品安全與藥毒理學等,同時具備學術專業及臨床實務,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也出席典禮,大讚姜至剛為腎臟科醫師,精通藥品及毒理且具法律碩士學位,是不可多得的三刀流人才。 2025/02/27 13:21 生活 醫藥
9醫學中心30年前上書拒分級 今輕症塞爆!只能「穿著西裝改西裝」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分級醫療不彰,許多輕症直衝醫學中心造成急診壅塞,「健康台灣推動聯盟」副召集人陳志鴻教授指出,健保開辦時因9家醫學中心院長聯名反對,衛生署迫於壓力取消強制轉診,若當年政治上堅持轉診制度和分級醫療,今日情況或許不同,現在只能穿著西裝改西裝,集思廣益如何改善醫療資源分配和醫療現況。 2025/02/22 20:20 生活 醫藥
台大醫院長「70萬挖角說」挨轟 急診醫:愈痛苦愈光榮不存在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日前在新書發表會提及,現行健保給付對急、重、罕等「救命科」不足導致醫師流失,卻因舉例外面診所開出70萬元月薪挖角神經外科醫師挨轟。年輕急診醫師直言,政府不斷宣稱挹注資源到急重症,臨床實際上感受不到效果,不只年輕醫師、也有不少中生代轉換跑道,工作愈痛苦愈光榮說法早認清不存在。 2025/02/09 12:50 生活 醫藥
台大醫被「月薪70萬」挖走!沒人願待救命科 蘇一峰:有腦子都知誰問題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健保邁入30年,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昨天在新書發表會提到,去年台大新竹分院的醫師,被「月薪70萬元」的診所挖走,感慨健保改變醫療生態,不合理給付制度導致年輕醫師不願投入「救命科」。該發言在醫界引起討論,一向敢言的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不是啊,有腦子的人都知道是國家的問題吧!」醫師王介立表示,認同吳明賢「做有價值的事,應該要有價格肯定」這句話,但在現今的制度下,醫師的產值該怎麼算? 2025/02/07 11:13 生活
C教授身分曝光!婦產科名醫陳思原駁性騷 台大醫院:確認事件成立「情節嚴重」 【社會即時中心/綜合報導】台大醫院不孕症名醫C教授涉嫌性騷擾6名女醫師,受害者包含政壇大老媳婦、台大婦產科權威的媳婦、企業家二代,引發輿論譁然。台大醫院也證實,去年2月就以「雇主知悉」方式主動成案調查,5月底判定「性騷成立」,建議記一大過。而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思原日前在社群發聲駁斥指控,並抗議台大的懲處,將提出行政救濟,坐實就是C教授本人。對此,台大醫院今天做出2點回應,確認性騷擾事件成立且情節嚴重。 2025/01/25 14:40 生活
C教授不認性騷!抗議台大懲處將行政救濟 院方:尊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前台大醫院婦產科C教授性騷多名女住院醫師,院方以「雇主知悉」方式主動立案調查,在去年5月底判定「性騷成立」,建議記一大過。C教授今日在臉書對於台大之懲處提出抗議,將採行政救濟流程,院方回應,尊重當事人想法和確保權益的方式。 2025/01/23 18:09 生活 醫藥
遠距照護新利器!台大智慧語音預測急診風險 準確度9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遠距照護新利器來了,台大醫院攜手中華電信打造「智慧語音急診預測系統」,藉由將醫護與病人、照顧者的對話語音轉為文字,無論是台語、外籍看護的中文口音、醫學或藥品中英名詞都能辨識,後續分析文字紀錄預測兩週內急診風險,準確度達89%,爭取黃金治療時間降低死亡率、減少住院次數與天數。 2025/01/09 13:45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