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救命凝膠給付提高!廠商爭取成功 新價格6/1生效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外科手術重要的輔助工具「手術封合劑」,能有效加強已縫合部位及主動脈吻合處,防止滲血,今年5月1日優先給付急性心血管手術,盼減輕病人負擔,但有2家廠商自認產品較優,申復盼提高給付,健保署今日決議,2ml和5ml規格最後採廠商建議價,分別提高核價至18,000點、32,000點,比現行多付6169點、2423點,新價格於6/1生效。 2025/05/15 20:10 生活 醫藥
政院拍板健保資料管理條例!不論三讀與否 資料庫退出權8/12上路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全民健保制度1995年上路迄今積累龐大健保個資,因應2022年憲法法庭宣判健保法部分違憲,要求相關機關3年內制定、修正相關法律,保障人民資訊隱私權,行政院會今通過衛福部「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例」草案,明確規範健保資料庫目的外利用的管理、監督防護機制,以及退出權。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閣揆卓榮泰請衛福部積極與朝野黨團溝通協調,早日完成立法程序。 2025/05/15 19:08 政治 黨政要聞
川普「最惠國」藥價恐讓癌藥進不來 邱泰源掛保證:絕不會發生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簽署一道行政命令,大砍美國處方藥價,讓美國藥價不高於其他國家,可能衝擊新藥研發或新藥進不來等。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今(13)日表示,會密切注意對台灣的影響,但他請外界放心,台灣在藥物、醫材等,都有良好監測系統,也有充分的存量,他也掛保證,絕對不會發生癌症新藥,因價格而進不來台灣的情況。 2025/05/13 18:29 生活 醫藥
綠委提安樂死立法 邱泰源:先加強安寧醫療更重要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陳冠廷提出安樂死立法草案,昨日舉行座談會,不過多數醫師和公衛學者反對。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今日(5/8)表示,討論安樂死之前,更重要的是看台灣如何加強安寧緩和醫療,把末期病人照顧好,安樂死就不是社會事件,而是個案事件。 2025/05/08 10:14 生活 醫藥
糖尿病害骨質如海砂屋!婦跌倒才知骨鬆 健保擴大給付用藥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83歲鄭女士有30年糖尿病史,今年初在家不慎跌倒後一直腰部疼痛,檢查才發現早罹患骨質疏鬆症。65歲以上長者常見慢性病除了三高,骨鬆也不容輕忽,停經後婦女、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長期使用類固醇等都是高風險族群,出現駝背、變矮超過四公分、站立直視前方時後腦無法貼到牆時,應及早篩檢,積極治療預防骨折。 2025/05/07 15:54 生活 醫藥
喊邱泰源下台!不滿修學分免國考可配中藥 5千藥師上街促衛福部撤解釋令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中藥商家數持續降低,衛福部憂凋零趨勢,影響民眾飲食文化及保健藥膳中藥材需求,3/18發布《藥事法》103條第2項解釋令,放寬中藥販售資格,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與5千位藥師上凱道,不滿政府開放修學分、不用國考就能調配中藥,日落條款變新生條款,要求撤回318違法解釋令,並喊話總統賴清德,衛福部長邱泰源跟衛福部司長蘇奕彰不適任,讓他們即刻下台。 2025/05/04 17:02 生活 醫藥
抬手40年旋轉肌腱全斷裂 女理髮師誤將職傷當勞損!中榮助獲新生、領給付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63歲劉姓婦人,從事髮藝工作長達40年,長期反覆抬手剪髮造成雙肩旋轉肌腱完全斷裂,卻誤以為是常見的勞動痠痛,未及時就醫,直到去年因摔倒骨折被迫停工數月,才發現肩膀疼痛未減,連穿衣都困難,經臺中榮總骨科醫師李坤燦安排肩關節鏡微創修補手術,明顯改善功能與疼痛,職業醫學科醫師林宇力也協助申請勞保傷病給付,讓她安心復健並重返熱愛的職場。 2025/05/01 12:52 生活 醫藥
健保5/1擴大預立醫療諮商給付!增2對象 180萬人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為尊重病人醫療自主,衛福部自今日(5/1)起擴大「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費」健保給付對象,新增「65歲以上重大傷病病人」,以及「全民健保家醫整合性照護計畫或健保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之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病人」之對象,預估約180萬人受惠,並放寬門診亦可申報。 2025/05/01 10:19 生活 醫藥
健保4支箭救急診!5/1上路砸42.4億元 觀察床護理費加六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為了改善急診壅塞,健保署提出4大策略確定今年5月1日上路,健保長石崇良表示,一、急診診察費及護理費拆分且各調升健保支付點數10%,急診觀察床護理費調升六成;二、中度和重度急救責任醫院分別比照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加護病房支付,三、離島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加成,四、急性一般病床調升住院護理費,總計挹注42.4億元。 2025/05/01 09:00 生活 醫藥
乳癌晚期治療困境!健保給付最多2年 她自費百萬續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59歲陳太太11年前確診荷爾蒙陽性乳癌第2期,歷經乳房切除手術與重建、16次化療與28次放療,原以為戰勝病魔,4年前卻發現癌細胞轉移至肝臟,切除部分肝臟後開始口服標靶藥,無奈健保最多給付2年,為了降低復發風險,陳太太咬牙花上百萬元繼續自費用藥。台灣乳房醫學會呼籲健保接軌國際,持續給付治療有效的晚期病友,別讓存活成為兩難抉擇。 2025/04/30 20:28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