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3支1分鐘打詐短片要價186萬!黃國昌轟政院打詐反被騙 「41次分享慘不忍睹」

3支1分鐘打詐短片要價186萬!黃國昌轟政院打詐反被騙 「41次分享慘不忍睹」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去年底加大打詐力道,從識詐、堵詐、阻詐、懲詐、防詐五面向著手,也推動打詐四法完成立院三讀,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召開記者會表示,政院砸大錢拍打詐廣告,點閱率慘不忍睹,並批政院的媒體宣傳費一半名目是打詐,但細看卻分給綠媒,且拍出的影片內容空洞無力,狠狠打臉行政院長卓榮泰。
獨家專訪|警政署長張榮興首揭從警秘辛!險因0.5kg被刷掉 驚險談判智取槍擊犯

獨家專訪|警政署長張榮興首揭從警秘辛!險因0.5kg被刷掉 驚險談判智取槍擊犯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警政署長張榮興2024年5月上任後積極打詐,一改過去作法,透過「打詐儀錶板」真實呈現每天國人被詐騙的件數和金額,並改變查緝方式向上溯源,他接受《知新聞》專訪,除了宣示打詐決心,也首度揭露從警秘辛,當年應考警官學校過程驚險重重,差點因體重0.5公斤之差過不了關;警察生涯中,曾單刀赴會和持槍的槍擊殺人犯談判,靠著膽大心細智取對方。回首從警40年,他坦言樂在其中。
獨家|2024遭詐破千億!假投資最惡奪4命 這縣市人均被騙最多錢

獨家|2024遭詐破千億!假投資最惡奪4命 這縣市人均被騙最多錢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詐騙集團橫行,盤點2024年全台詐騙財損金額,光是打詐儀錶板上路後的8到12月,就高達629億餘元,推算全台整年詐騙金額至少破千億元,令人咋舌,其中以假投資詐騙為最常見手法,5個月詐騙件數就高達2萬2399件、金額416億元最高,內湖一對母女和台南一對情侶,都在去年分別因遭假投資詐騙而走上絕路,更顯詐騙惡劣。 雖立院去年7月通過打詐四法,其中《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提高刑責,高額詐欺最重可處12年有期徒刑、併科3億元以下罰金;《刑事訴訟法》也將科技偵查法制化,數發部也陸續發布相關子法及命令, 打擊網路刊登詐騙廣告,以及延後撥款涉詐的第三方支付等措施防堵,但去年10月和11月的詐騙金額仍持續攀升,10月總財損金額為120億元,較9月成長1.5%;11月總財損126億餘元,較前月成長4.9%,政府是否有效打擊詐騙,仍值得觀察。
打詐子法上路3|5天砍678網路詐騙廣告! 刑事局示警詐團最新招數 

打詐子法上路3|5天砍678網路詐騙廣告! 刑事局示警詐團最新招數 

【記者曾伯愷、林志青/台北報導】為有效打擊詐騙,立院今年7月通過打詐四法,數發部也陸續發布相關子法及命令,並自11月30日生效,其中,網路廣告平台刊登或推播的廣告,經檢警調查認定為詐欺廣告或明顯涉及詐欺,權責單位可要求業者在24小時內移除、限制瀏覽、停止播送該則廣告;另授權第三方支付在檢警通報後,可延後付款或暫停服務。刑事局統計,子法上路5天已下架678則詐騙廣告,有基層警表示,子法能有效遏止詐欺犯罪擴散,但也有刑事局警官發現,詐騙改以貼文方式取代廣告。
專家投書|法院未保護被害人 政府端打詐四法有用?

專家投書|法院未保護被害人 政府端打詐四法有用?

現時詐騙行為的不法事件層出不窮,態樣橫行,社會大眾嚴厲要求政府提出政策,政府單位與立法機關就端出所謂打詐專法,提供刑罰,意圖以重罪消滅詐騙行為;可是,犯罪行為本就存在於所有社會當中,重刑無法嚇阻犯罪發生,這不就發生論述邏輯上的衝突;實則,社會大眾對詐騙行為的憤怒,不是在於無刑罰可用,而是政府各方面的協調無力、司法輕縱,甚至對於被害人未能積極予以保障權利,政府以打詐立法方式,作為履踐自身職責、呼應民意的成效,誆耀政績,實則欺民。
揭秘詐團|台人落詐敗在「不甘心」 日騙逾億!抓車手砍不倒首腦(獨家)

揭秘詐團|台人落詐敗在「不甘心」 日騙逾億!抓車手砍不倒首腦(獨家)

【記者丁牧群、王志弘、王煌忠、林志青/連線報導】當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文告演說中向國人誓言打詐,下令視同作戰,意識到詐騙民怨幾近動搖國本,警政署「打詐儀錶板」每日公布遭詐1到8億,月財損破百億,數字令人心驚。《知新聞》獨家專訪被害人、詐團幹部及第一線辦案檢察官林達、警政署長張榮興,發現從投資、求職、網拍,加油、繳水電、領包裹,無處不詐且行騙全台,幫派轉詐團、受害者不甘心、機房跨海遙控、吸收高學歷專家,詐圈團團包圍。
獨家專訪|檢察官好怒!逃逸外勞成最新工具人 籲法院重判「詐團免洗筷」

獨家專訪|檢察官好怒!逃逸外勞成最新工具人 籲法院重判「詐團免洗筷」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立法院今年7月三讀通過打詐四法,其中《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規定高額詐欺最重可處12年有期徒刑、併科3億元以下罰金;《刑事訴訟法》將科技偵查法制化,明定檢警可運用GPS定位追蹤,即時追查車手位置及去向,並可利用M化車定位,鎖定詐欺電話機房,還能使用熱顯像儀,調查被害人遭囚位置,即時救援。針對政府提高詐欺刑度、強化偵查武器,站在打詐第一線的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達接受《知新聞》專訪,坦言:「只要人性有貪念,詐騙案很難杜絕。」 他直指目前打詐仍有漏洞,呼籲政府強化管理第三方支付、虛擬貨幣等金融工具,堵絕詐團金流通路,且法院應重判「詐團免洗筷」、取款車手,並揭露詐團目前大量利用的工具人,竟是逃逸外勞,帳戶都能賣錢。
警政署長專訪|張榮興向詐團宣戰!連3波「斬首行動」瓦解詐騙產業鏈 

警政署長專訪|張榮興向詐團宣戰!連3波「斬首行動」瓦解詐騙產業鏈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就任後的首次國慶演說特別提到,民眾最深惡痛絕的詐騙橫行,政府會加強「打詐」力道。立法院也在7月三讀通過打詐新四法,各部會年底前將提出子法及配套措施,警政署長張榮興接受《知新聞》專訪解析,詐騙已成產業鏈,分層負責,甚至連黑幫都不再打打殺殺,透過詐騙月入數十億,抓準人性想致富的弱點,加上高明話術,就連他的會計師好友都落入圈套被詐1.7億。也因此除了打詐四法從源頭阻詐,查緝面也改變作法向上溯源,瓦解詐團,他有信心「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明年上路後,詐騙數字將會降低,他強調,「打詐如同作戰,要讓國人有識詐的免疫力」。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