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調查北市校園性別友善廁所 逾8成共用無障礙廁所、3校虛報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據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統計,全市73所高中職裡,共45校設有性別友善廁所,佔61.6%,不過,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等性別團體今(7)日指出,調查北市高中職11校、30間性別友善廁所,高達86.7%是把原有無障礙廁所加掛性別友善廁所標示,更有3所學校虛報,根本沒有性別友善廁所。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與前台北市兒少代表卓暐凱、馮于倢、李嘉瑩共同發起「廁所大冒險:高中校園性別友善廁所大揭密」計畫,於2024年下半年,邀請北市高中職的學生擔任志工,實地考察了11所學校裡、共30間的性別友善廁所,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考察結果。
台灣性平教育協會秘書長韓宜臻表示,在30間性別友善廁所裡,高達86.7%、26間,是將原有的無障礙廁所加上掛牌,同時標示為性別友善廁所,僅有13.3%、4間是符合性別友善標準的「集中型」,即在一間性別友善廁所裡,有不同類型便器,如蹲式馬桶、坐式馬桶、小便斗的廁間。
另外,有3所學校出現性別友善廁所虛報情況,也就是在教育局官方資料中標示該校已有設置,但實地調查卻發現性別友善廁所不存在。

韓宜臻強調,以無障礙廁所掛牌作為性別友善廁所的替代方案,雖快速但也衍生出問題,無障礙廁所原本是針對行動不便者、輪椅使用者等,若作為性別友善廁所,使用頻率可能大幅增加,導致身心障礙學生難以及時獲得所需設施。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副主任汪育儒也提到,既有的無障礙廁所加上性別友善廁所標誌這種作法下,學生多不知道校內有性別友善廁所。
此外,韓宜臻也說,4間「集中型」性別友善廁所品質參差不齊,像是出現廁所位於學生較少活動區域,因此學生不知道有性別友善廁所,還有門縫過大、缺乏防偷拍設計,以及隔間規劃不理想等情況。
前台北市兒少代表馮于倢就舉例,自己學校廁所過於老舊,隔板很低,長得高的同學甚至踮腳就可以把手伸到隔壁,讓使用廁所時感到不安。

整體而言,性別團體建議,北市教育局應確保學校所稱的性別友善廁所確實存在,且品質符合標準,且「無障礙廁所加掛牌為性別友善廁所」比例過高,建議教育局設定政策目標時,應避免單純追求增設速度,否則經費不足的學校可能被迫採用無障礙廁所加掛牌性別友善廁所,違背政策本意。
性別團體也呼籲,北市教育局應直接發展一份清楚易懂的校園性別友善廁所設置指引,供學校參考,另外,在廁所的規劃與設置品質上,應協助學校人員具備足夠的資源與知能,並提供足夠的新建或改建性別友善廁所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