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長觀點|台股創歷史新高後趨勢偏多 惟須留意3大潛在變數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隨著關稅議題逐漸底定,台股在台積電創下1200元新天價的帶動下,上周加權指數盤中與收盤都逼近新高,成交量一度突破5500億元,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表示,本周雖然台積電短暫整理,但在鴻海、聯發科等權值股推動下,昨日指數順利創下歷史新高,成交量溫和放大至4400多億元。

陳彥甫指出,從技術面來看,台股均線呈現多頭排列,加權指數成功突破23700至24000點的壓力區間,並轉為支撐。只要指數短線未跌破該區間,且成交量未失控,整體趨勢仍偏多。
AI基本面能見度高
不過,他也提醒投資人須留意三大潛在變數,首先是關稅政策,特別是232條款涵蓋範圍及細節尚未確定,是否擴及終端電子產品如筆電、伺服器、網通設備,仍待觀察;其次是本周末登場的美國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聯準會主席鮑爾將於台北時間22日晚間發表談話,若有降息意圖,可能釋出相關訊號;第三則是8月底的輝達財報。由於科技股近月漲幅不小,財報結果將成為多空關注焦點。
陳彥甫分析,AI需求持續暢旺,半導體、伺服器、散熱與重電等類股仍具成長趨勢。以加權指數結構來看,台積電單一股票權重近40%,加上鴻海、聯發科、台達電、廣達等主要權值股,合計接近50%,且多與AI相關,關稅衝擊相對可控,AI基本面能見度高,成長動能強勁,市場可能持續聚焦大型科技股,若指數震盪拉回,仍可逢低布局。
另一方面,台股另一大權值集中於大型金控,須關注台幣匯率及全球貨幣政策走勢。
傳產中小企業面對關稅壓力較大
陳彥甫指出,美股同樣呈現大型股領漲的情況,小型股代表羅素2000指數過去1至2年明顯落後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指數,主要因科技股權重不足,小型股在匯率波動下更易受影響,缺乏定價能力,較難將成本轉嫁消費者,台灣中小企業為主的傳產業者,亦難以像大型科技業般分散供應鏈,面對關稅成本壓力挑戰較大。
不過,他強調,近期資金行情推升大盤創高,雖不宜過度加碼持股,但在類股輪動下,中小型股具補漲空間,投資人可採持股轉換策略因應。
(出版時間 14:31,影片更新 15:15)
【編按】全球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股匯債市牽一髮動全身,追蹤專家觀點掌握投資情報。《知新聞》每周推出《投資長觀點》專欄,邀請全球金融投資有10多年經驗的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HK)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獨家專業精闢分析,讓讀者深入了解經濟情勢,掌握投資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