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英特爾AI復興!軟銀投資600億元 躍升第五大股東是何如意算盤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日本軟銀集團周一(8/18)宣布,將收購陷入困境的美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價值20億美元(約600億元台幣)的股票,連帶成為第五大股東。外媒分析,軟銀此舉顯示看好英特爾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振興發展,同時增強其自身的晶片雄心,並在川普政府傳考慮入股英特爾10%之際,也是向鼓吹在美國投資風潮的川普示好。

彭博報導,軟銀(SoftBank)8月18日宣布將以每股23美元的價格收購英特爾普通股。該價格略低於上次收盤價,英特爾18日以23.66美元作收。盤後交易中,英特爾股價上漲約6%,至25美元。
軟銀宣布投資英特爾時,對這家晶片先驅的歷史表示敬意,軟銀創辦人孫正義在聲明中表示,「50多年來,英特爾一直是值得信賴的創新領導者。這項(入股)戰略投資反映了我們的信念,即先進的半導體製造和供應將在美國進一步擴張,而英特爾將發揮關鍵作用」。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特別感謝孫正義的信任與支持。
根據FactSet的數據,這筆投資約佔英特爾2%的股份,使軟銀成為英特爾第五大股東。
稍早,彭博引述白宮官員等知情人士報導,川普政府正討論收購英特爾10%股份;據估計,英特爾10%股權約價值100億美元(約3012億元台幣)。
■相關新聞:
投資長觀點|美國政府入股救得了英特爾? 這些根本問題尚待解決
軟銀數十年來一直致力於成為AI領域的核心參與者,2016年收購半導體設計與軟體公司安謀(Arm Holdings Plc),當時交易價值約320億美元(約9630億元台幣)。
如今,安謀市值接近1500億美元(約4.51兆元台幣)。安謀本身不生產晶片,而是把基本架構和技術賣給輝達、蘋果或雲端公司,用來設計資料中心的中央處理器(CPU)。

今年1月,軟銀也與OpenAI、甲骨文一起參與川普政府的「星際之門」(Stargate)AI基礎建設合資計畫,未來4年內投資5000億美元(約15.05兆元台幣)。
3月,軟銀宣布計劃以65億美元(約1956億元台幣)買下為雲端計算巨頭設計伺服器晶片的Ampere Computing。

彭博指出,軟銀入股英特爾的時機可能對日本政府帶來利好作用,因為日本政府正在敦促美國履行降低其汽車關稅的承諾,以換取設立5500億美元(約16.55兆元台幣)的對美投資基金。
軟銀一直在擴大美國的業務,包括最近收購富士康(Foxconn)在美國俄亥俄州的電動車工廠,藉此推動星際之門的資料中心計畫。